阅读,是驱散无知阴霾的不二法门
人只有阅读,才会变得不同。 对于心理学的执念始于我和闺蜜对于微表情心理学的关注,后来是垂直入坑,从教材到细分的内容,只有想读的,没有不想了解的。而王芳老师的这本《我们何以不同》,读完内心的触动甚至超过了对新知识的了解。不得不说,“认识你自己”是一门永远也修不完的课程,而先认识到我们与他人不同的根源,似乎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不读荣格,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中年危机。没错,上有老下有小的客观现实压力并不是“中年危机”的真实来源,真正的中年危机是“繁华过后成一梦”的意义危机。 没想到吧,从现实上升到意义,危机的种类都变了,如果内心垮塌,是不是比现实的重担更可怕?然而你不去思考这种可怕,当你真的到了年龄,有了这种感触,除了醉生梦死,就是是他如无物,总之没办法面对。 我经常思索,如果工作不得不向下兼容,我是不是可以接受。上一份工作的师父说,“如果我到了五十岁去做保洁,我是绝对不会去的”,并不是职业上的歧视,而是背后有太多的内涵与熟悉环境的压力,就像是那位大声背诵英语文章的摩的司机曾经是教培机构的英语老师,有时你不得不打破这份滤镜,那我觉得我的底色就是不断的阅读,去改变我思想的落后性。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有三件事是没有学过的:第一件谈恋爱,基本是自学成才;第二件是怎么做父母,很多人直接把父母怎么对待自己的方式拿过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第三件是怎么面对死亡,全社会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这本书的结构将人格进行解析,第一第二部分数据偏多,第三部分则将一些重要的理论进行了讲解,你可以看到熟悉的弗洛伊德,可以看到近几年大火的《自卑与超越》中的阿德勒,可以看到荣格,以及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心理学家。了解与理解似乎是很难统一在一本书里的,尤其是人格这个话题。但是《我们何以不同》做到了,在“看理想”中同时还有配套的音频课程,也可以找来听听,或许会有不同的体会。 是不是要二胎这样的问题,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有时一个家庭里也能吵起来?“只要生下来就养得起”“一个孩子太孤单没有伴”“反正有人带只要生下来你们不用管”......类似的话熟不熟悉? 归根结底,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讲究“短,平,快”以数量取胜,以结果为导向的快策略,和聚焦于过程,成长和发展的“慢策略”,后者寻求延迟满足,是长期规划者。如果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南辕北辙,自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合不上辙的。 心理学对于人的帮助并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这么简单,它是补上你内心空缺的一次绝佳机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