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情绪”是流量密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乘公交车能选择坐哪儿,我会选择倒数第二或第三排的位置,最好还是左侧。
选择左侧,是因为发生极端情况,大多数司机的本能反应是方向盘左打,于是,左侧的逃生概率更大。
选择倒数第二或第三排的位置,是因为适合观察乘客。
乘客的面相、表情、穿着、谈吐、行为、上下车的位置等的一切,都可以组成一个个鲜活的“社会观察样本”,近可成为小说中的灵感、远可成为研究世界的素材。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乘车人望着窗外的风景居多,颇有一种“路人装饰了窗外的风景,你装饰了别人的无聊”的奇妙意境。
如今,乘车人几乎都在望着手中那块小玻璃窗内的风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理解“短视频的核心魅力”。
虽然,我知道那些小姐姐的玲珑曲线是在散发性张力,我知道那些罐头笑声堆叠的“故事”是在“博君一笑”,我知道那些装疯卖傻咬打火机的“大佬们”是在努力“整活”。。。
似乎我能分析出每个爆款作品的“亮点”,但底核——借用物理学中的说法可以是“第一性原理”——始终让我无法无法捉摸。
答案露出璀璨一角时,毫无预兆。
我打开一本名为《感知力》的书,读到第三部分“归属感”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切的一切,这都是【情绪】在“作祟”!
“短视频的核心魅力”,剥开各种外壳,就是【情绪】!
你看各种“无聊且低幼的综艺”,为什么会在某个设定好的环节给“明星”特写,还要配以各种煽情的音乐?
因为综艺的剧本设定中,这个时间节点是一定要“调动观众情绪”的!
早在10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那本《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就提示我们:早期人类的凝结依赖于传说或神话,传说或神话的“魔力”,在于给予众人一种“共同的情绪”!
这种“共同的情绪”有助于营造归属感。
人,作为高度社会化的的动物,本能上是需要通过与社会联结以不断补充“归属感”,由此,来获得健康、幸福和快乐等。
极端一点的说法,“煽动情绪”是当代的流量密码!
当一个对外展示的“概念、物件”能调动其他人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就可以扩散,之后的事儿就像原子弹爆炸时伴随的链式反应一样,能量层级越来越高,达到极值后再归于虚无。
当然,《感知力》带给我的启发绝对不是这点。
有一句很绕口的话很值得深思——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
虽然从理性角度看,我们看到、嗅到、听到、触碰到的世界应该就是世界本身。
那么,请问,下图两个球体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我想,本能上你会和我一样,会说“肯定不是啊!”
但,极为客观的答案是“这两个【球体】的颜色就是一样的”。
关于“视觉误差”的问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
不过,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1分钟左右的情绪变化,是不是大概有一个“好奇、思考、质疑、再思考”的过程?
是的,我们刚才都有了情绪,因为有了情绪,才会可能有“沟通”,我们才能“感知”世界。
借用《感知力》中的说法,(以上图为例),尽管我们天真地认为自己获知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颜色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颜色一致。
我们的这些体验,并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每个个体将自己的心理体验投射到外部世界后的“假象”。
球体的颜色问题,可以通过放大图片对比图片细节解决,但“世界的真相”很难总是用“放大”来了解。
由于每个人的基因、家世、成长经历等存在必然的差异,而感官系统、个人经历、目标与期望等因素都会让【你】眼中的世界和其他人眼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回顾一下,婴儿在没有“意识”之前,是怎么了解外部世界的?
他们会啃咬、投掷、挤压,会哭会笑会闹,注意,哭、笑、闹往往是啃咬、投掷、挤压之后的反应。
而“哭、笑、闹”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本能反应”。
由此衍生,能让我们“发笑”、“顺手”、“有趣”的,人类本能会定义为“好”(right),这种“思考方式”会投射在语言和文化中。
比如,英文中的“得力助手”是right hand man,字面看就是“右手边的人”,“笨手笨脚”是have two left feet,字面看是“有两只左脚”;
拉丁语单词【dexter】与【sinister】分别表示“右”与“左”,而它们作为英语单词的词根,则分别有了灵巧和邪恶的含义——英文单词【SIN】就是“罪”的意思。
如果你不能理解,不妨数数自己身边是“右撇子”多,还是“左撇子”多吧!
《感知力》中还提到,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感到轻松或是费力的程度,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想法或他人的言论是否准确、真实或可信的判断。
身边触手可及的例子可就太多了。
想想吧,近几年有多少“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轰动“新闻”?
你说那些“惊世骇俗之事”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有关系吗?
完全没有。
但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呢?
表面上看,因为相当一部分人既【闲】又缺少思考力。
人们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是本能——远古时代如果没有感知风吹草动的习惯,恐怕就要成为野兽们的猎物了——
但现代社会没有那么多“洪水猛兽”,能引发大众关注的只有各种标题、封面和口号了。
当然,整个“感知”过程一定是十分“轻松”的,短则十几秒、长的也不太会超过1分钟——再长,就没人关注了。
不过,《感知力》提醒我们,这是因为情绪决定了你看待人以及事物的大小和范围,因为带来的情绪足够大,我们才会觉得“重要”,而各种评论、收藏、转发的背后,是在传递一种“情感联结”的诉求。
原子化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淡漠,皮肤有它的社交功效,不过,当代人连握手都少,更甭说拥抱了——要知道,婴儿时期,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母亲的拥抱。
“情感联结”是减轻人类焦虑的秘方,而人与人之间即使是通过不见面方式产生的“情感联结”,也有助于产生一个“群体”,群体内的成员会有“安全感”。
而群体内外成员的言行举止会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最常见的例子自然是“饭圈”、更极端的例子可能就是“极端组织”了。
再者,我们会注意到,有些平台会宣扬当下是个“泛知识普及”的年代,这是个相当扯淡的观点,视频、图文和音频,并不见得是在传播知识,而是传播一种知识感——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被包装后的情绪。
思维活动伴随着对努力过程的感受,而人类的本性是有“偷懒”的,于是,很多不愿意思考的人最期待的是“接受情绪化的观点”,观点最好越简单越朗朗上口越好,情绪最好越浓烈越棒!
如此,假象就可以轻松被渲染成真相。
这种传播思路如果被运用在商场上,那是不错的口碑营销;如果被运用在权力场上,那就是释放政治影响力了。
我们对于情绪的产生与运用了解得越多,就越懂得如何把握流量。
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机能原理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深刻理解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这本并不厚的《感知力》为我们展示了内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历史和机制,如果读通了这些,再去看如《玩转世界的十大公式》,也就明白了大量“不理性”数据背后的“理性”是如何诞生与对应的使用方法。
人生啊,多通透一些,才能从容地在“山后客”与“堂中宾”之间来回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