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普的时候我在期待什么?
1.关于本书
从广义上来讲,这算是本科普书。内容不仅涵盖了近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也包括了这门学问产生发展的科技史,还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作为线索的一位科学家乌斯的生平轶事。读起来多少是有些门槛的,至少需要认真学过高中生物的内容——我认为。
作为科普书,内容很广,正如上面所说,包括了科普知识、科技史和科学家生平——内容如此之广,以至于难以简单概括,所以,封面上的那几行推荐的文字显得有些单薄,难以概括本书的内容。
2.关于科普
关于什么是“科普”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给青少年讲的科学知识是科普,这一点应该是有共识的。但其他方面呢?视频博主向你“科普”最新型汽车的特色功能、新上市化妆品特有的成分和作用、护腰靠垫和保护腰椎的重要性,这些是“科普”吗?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如果科学知识的源头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厂商,那这种“科普”和你以为的科普有多少距离?
科普的“科”字,意味着内容是科学的。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这个问题争议不大,因为这些部分的知识是基础的、有共识的。但面向成年人更深入一点的科普呢?内容可能是最新的,最前沿的——也就是还不一定有共识。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方法或者精神应该是科学的,也就是力求最可能接近实际。就像薛定谔写的《生命是什么》。薛定谔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DNA的概念,但不妨碍薛定谔在书中以已有的科学依据推论出DNA的一些特性。他使用的这种思想,使《生命是什么》哪怕在今天,书中的知识已经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是优秀的科普书——这种如同本书中,达尔文的结论和达尔文主义的关系。
科普的“普”字,意味着内容是面向大众的。不是特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亦非打算进入某个行业,想了解行业知识的新兵。
3.科普的意义
如此看来,科普似乎只是一项去功利化的事业,没有更重要的功能。我想,尽管不能直接变成经济利益,但科普还是挺重要的。
在个人层面,我赞同刘子超的观点:“(世界)充满琐碎的细节,而我用尽所能来理解它们——这让我感到自由”(《失落的卫星》)。这其实也就是“格物”,是我们人类内在的好奇心的驱使。正如本书里乌斯“对(生命的)全盘来龙去脉感兴趣”。(P117)
在社会层面,我认为科普的意义更为重大——能快速形成社会共识。也许很难想象,即使是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社会共识依然带有宗教性。但我们的最大共识不是宗教,而是科学。能使社会动员起来的,不是宗教领袖,而是科学家。
例如,对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科普,是我们接种疫苗和其他公共政策的前提。在2020年初,“回某针”做了一期科普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表现出公众对科学解答的热情。“回某针”也因此视频迅速成名。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如果这种传播量级的科普内容里夹带私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本书的达尔文主义
从“共识”的角度讲,就不难理解本书(和其他西方书)反复提出的问题:达尔文是不是错了?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对达尔文主义的认识和西方的认识可能不完全相同。主要有两方面:
1.小共识:我们讲达尔文主义,指的是经过现代研究成果完善、以达尔文为先驱的理论,不包括达尔文本人得出的(为数可能还不算少的)错误结论。所以,读本书时,有时就有一种怪异感:老外怎么会觉得这就能否定达尔文主义?
试举一例:
书中介绍分子尺度的技术证明基因能平移。老外觉得,达尔文讲的基因偶然突变错了,所以达尔文主义危险了。
我们觉得,平移来的基因表达出的新性状参与生存竞争,物竞天择,死掉的生物(及其基因)今天就看不见了。这不是完美符合达尔文主义吗?特别是考虑到达尔文的“突变”其实不是指分子层次碱基的变化,而是宏观上性状的突变的情况下。
2.大共识:我们讲达尔文,对标的是拉马克。西方讲达尔文,对标的可能是神创论。
从这个“共识”的意义上讲,其实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书,因为即使它不像我们那样理解达尔文,也没有把生命史推向神创论,反而处处散发着可研究、可证成的态度。哪怕书中结为部分也承认真核生物的起源依然是谜。
5.关于本书2
哪怕在科普上,东西方的写作习惯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东方喜欢写结论,写知识的逻辑过程。西方喜欢写科技史,写知识的历史过程。东方的科普书体系清晰,结论简明。西方的科普书内容丰富,案例资料多。这本书显然是后者,除了基因、“三域”划分法、共生、基因平移等知识外,还写了科学家的生平。而个人的,我更关注科普书里知识层的内容,最多带一点科技史。对于乌斯、林恩(及同时代的科学家)如何争第一作者、有怎样的脾气、婚姻生活如何,其实不是太关心。当然,这是我的偏好,不是书的问题。
6.关于本书的翻译
在使用科学记数法时,1000的9次方译为10的27次方是不是更好?
另外,52节第一段:“……只与细菌有关,有细菌参与,为细菌服务”读起来令我会心一笑:我猜,这大概是作者在戏仿葛堡演讲。(有没有谁看过本书原版?如果原版是for the bacterium, by the bacterium, of the bacterium,就是我猜对了。)如果是这样,译成“细菌享受、细菌拥有、细菌治理”或差不多别的表达,说不定更有趣也未可知。(笑)
20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