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一家小而美的店
不要问别人自己要不要开店,如果内心有这个疑问,说明没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真的要扪心自问,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这个问题,别人是无法给出答案的。
如果要开店,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失败是大概率事件。只要你想走开店这条路,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这个学费很可能要交。但是有三点是可以做到的:
第一,学费可以少交点。
第二,提高开店成功的概率。
第三,要把焦点放在自我成长上。
开店后,短期内自由时间会更少,长期看会更多。开店作为一种低门槛的创业形式,很适合作为普通人群踏踏实实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的起点。虽然开一家成功的店不容易,但还是有方法可循的。
第1篇 开店前筹划:一家店能不能开成,开店前就知道了
实体店,基本上都是做附近1~3公里内的生意。
新手可以优先考虑大众生意,而不是小众生意,因为大众生意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老板的能力要求低,比较容易入手。
选择的产品最好能满足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原材料供应稳定,谈判的空间大,不受制于人。
把选择的产品做到“优秀”,起码在同一商圈内要比绝大部分同行好,这是开店的必要条件。
开店一定不能浮躁,把基础工作做好了,开店成功就是顺理成章的,而产品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产品品质能做到排同一个商圈内产品品质的前20%就可以了。
开店到底要不要加盟
最好不加盟,加盟小品牌对提高开店成功率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一定要通过加盟的方式开店,就加盟大品牌。
现在越来越多厂商利用加盟的方式把赋能变成了剥削,甚至欺诈,而且这些加盟公司很善于伪装。
很多人第一次开店之所以会选择加盟就是因为加盟省事,难做的事就干脆让别人来做。我总结过一个定律,叫“麻烦守恒定律”,就是讲一件事情,前面麻烦少了,后面麻烦就会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加盟店都容易夭折,因为老板对即将到来的麻烦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加盟无非是希望给自己省事,因为加盟品牌有一些现成的东西给你,比如:
第一,你想得到一个品牌的影响力。这个品牌影响力你觉得可以让当地的消费者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但是你想一想,你们当地的消费者有几个人知道一个远方的小品牌?如果基本没人知道,还何谈影响力呢?
第二,也许你想得到进货渠道。这个进货渠道会帮你跳过试错痛苦期,不过这也是加盟公司总部控制你的办法之一,而且,这也是会狠狠“宰”你的地方。
第三,你也许还觉得可以得到一些经营经验。这个也基本没用,因为加盟公司下面的工作人员也许压根没开过店,谈不上经验分享,更无法指导你开店。他们对你的管理,更多是贯彻他们的规则,要求你按时下单买东西。
新手往往缺少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开店前不知道自己对啥感兴趣,不了解开店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去哪里获取靠谱的信息,不懂得如何判断别人提供的信息。这样当然容易被骗。
有意愿开店了,就多学习一些开店的基础知识。平时多逛逛多看看,增加见识,结合自身兴趣、资源、当地竞争情况等因素,想想自己适合做什么项目;对自己将要选择的项目加深了解,可以到相关店铺打工,问问身边做这行的亲戚朋友;对这个生意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可以学习产品知识,掌握产品技术;然后再择机开店。
这个过程确实会比较慢,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时机,但是开店这件事本来就急不得。快了,步伐就乱了,容易摔跤。
不加盟,如何搞定产品
一定要自己学做产品,学会技术,早期亲力亲为做产品,虽然辛苦点,而且还可能失败,但即使失败了,也比请师傅做产品强100倍。
产品自己把控不了,店就不算是自己的。
开店要不要合伙
我不建议开店做小生意合伙,起码起步阶段不建议合伙。为什么呢?
第一,个人决策快,两个人以上决策慢。
第二,即使合同里写清楚决策权归谁,用处也不大,口头约定更不靠谱。
第三,生意起步阶段,或第一次开店的失败率很高。
开店起步阶段最好的形式是夫妻店,因为夫妻是利益共同体,力往一处使,内耗少一些,不用花很多时间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节约型开店
第一次开店,省钱很重要。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要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就开需要多少钱的店,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在设计一个店的运营模式时,模式要轻,不要有太多的固定资产投入。
尽量不加盟。
找店的时候尽量找不要有转让费或转让费过高的店铺。
缩短交房租的周期。
第2章 老板的任务是造一台赚钱机器,而不是成为机器的零部件
一个店就是一台机器,老板要成为这台机器的设计者、运行者和维护者,而不是成为里面的一个零部件。
做事需要顶层设计,我们做生意本质上是帮一些人解决某种问题,从而获得利润,开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帮谁解决问题,具体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在开店前需要弄明白的。这个就是顶层设计的“顶”。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就是顾客为什么要选择你。
开店是要面临竞争的,你要把店开好,就要想清楚我为什么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有什么独特的竞争优势。
开店要解决顾客一个明确而具体的问题
开一个店本质上就是要解决一部分人的特定问题
老板就要在众多问题中,优先考虑这三个问题:
● 我的店要解决哪些人的哪些问题?
● 我的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顾客为什么会选择我,而不是别人?
对于目标顾客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你要知道你的目标顾客是些什么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在什么地方工作。把这些标准具体化,一部分目标顾客的样子就出来了。
第二层,了解他们为什么购买你的东西,在什么场合下消费,解决了他们什么痛点。
发现顾客的痛点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可以先做好第一层的工作,就是认清有哪几类顾客及其大概的需求。比如你要开个饺子店,那可以先做顾客需求调研,怎么做?
第一步,可以到四种类型的饺子店观察,分别是社区店、写字楼店、商场或商业街店、城中村店,看看不同类型的店里都是哪些人去消费,什么时间去的,都点了什么,这个阶段就是看人。
第二步,看看不同类型的店的消费时段、客单价、主力消费产品,不同店的顾客看重什么,店面大小、装修情况如何。
第三步,思考自己更适合做什么样的店,更倾向于服务哪些人。不同的顾客对于产品品质、店面装修、价格接受水平、服务的要求都会有差别。顾客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很多新手开店,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把店开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顾客想要的样子。
顶层设计就是做好8件小事
开店顶层设计的8件小事就是:面对的群体是谁,店铺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产品要做到怎样顾客才满意,价格定多少才合适,店开在哪里顾客才找得到,装修的怎样顾客体验才会好,利用什么方式才能把信息高效传递到顾客那里,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才能使开店赚到钱。
开实体店,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店铺位置的选择,位置选择了,就不能变动了,因为位置确定,门口经过的人数和人群结构就确定了。因此,这就要求你在开店选址前想好店铺顶层设计的8件事,确保你选择的位置符合你店面的定位。
细化顶层设计的8件事。
(1)面对的群体是谁?
为谁提供服务,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消费能力如何,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
(2)店铺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如何?
顾客的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你有什么资源和能力,竞争对手做得怎样,如何更好地帮顾客解决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3)产品要做到怎样顾客才满意?
产品品质要达到什么水平,包装要如何,外形应该如何,如何与竞争对手相区别。
(4)价格定多少才合适?
顾客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是多少,竞争对手是如何定价的,自己采取何种竞争策略,定价水平能不能达到实现盈利的最低要求。
(5)店开在哪里顾客才找得到?
店开在哪里目标顾客容易找到,使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最小。
(6)如何装修才能带给顾客更好的体验?
装修是一个店的衣装,它不仅是店面形象的直接体现,更是顾客体验的直接影响因素。小店老板不要按照自己的审美来装修店铺,而要依据目标顾客的审美来设计,最好请个设计师做简单设计。
(7)利用什么方式才能把信息高效传递到顾客那里?
不同群体的顾客喜好和品位是不一样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对信息的理解方式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宣传推广策略,这样,信息的传递才会有效率和效果。
(8)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才能让开店赚到钱?
店面运营模式虽然看不到,却串联着一个店所有因素。产品是一个店价值输出的载体,而运营模式的作用就是让价值的输出变得有效率和效果。产品或服务是让顾客爽的东西,因为顾客花钱就是为了得到它。运营模式是让老板爽的东西,因为老板赚钱都是因为运营模式效率高,成本低。
任何人要干成一件类似的事情,遇到的困难总量是差不多的,如果你把麻烦放在前面解决了,后期的麻烦就少了;如果前期你怕麻烦,躲着它们走,这些麻烦就会在后期找上你,那时候解决麻烦的代价就更大了。
第3章“小而美”的本质是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
我有10年驾龄,虽然驾驶技术一般,但是从来没有出过险,也没有跟人有过剐蹭。这得益于我的风险意识。开店跟开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开店说的安全就是风险控制。
不建议小个体去最好的地段开店,尤其是开店新手。
好的地段往往意味着高额的运营成本,一般情况下是生意好但利润低,如果生意不好,就会亏本。最好的地段更适合品牌企业开店,他们是为了布局,是为品牌发展服务的,目的可能并不是赚钱,只是参与竞争的需要。而且业主普遍更喜欢大品牌,他们能签长期合同,房租往往更便宜。
“慢一点,小一点”的新手开店策略
开店要慢点,不着急。准备好了再开,没准备好就不开。
开店前有很多东西要准备,比如项目的选择,产品的打磨,对各个商圈的熟悉,对目标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有更深入的了解,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去了解,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
开店后也要慢,要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学习到的东西未必是自己的东西,要实操一遍,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很难一次就做对,往往需要不断试错,这个方法不行,试试其他方法,一遍一遍尝试,纠正,再尝试。这些都是一个个过程,都需要时间。
成长,不是你知道一件事情不能做,而是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做,理解背后的底层原因;更要知道如何做才能够做起来,一正一反折腾两遍才能悟透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8年前失败的第一个店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一年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
从高成本低盈利的困境中,知道了开店的成本在开店后是很难降低的,降低成本应该是开店前要做的事情;
从与厨师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懂得了自己把控产品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后来不遗余力的产品研发;
从运营模式的不断调整中,了解了对一家店来说,产品很重要,但是运营模式也很重要,因为模式决定了运营的效率和规模扩张的可能性;
从亏本到盈利的折腾中,知道了自己原来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命运可以自己控制,而不是任凭他人摆布。
不仅要慢,而且要小。
小而美的“小”是指投资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模式要简单,易于操作、复制和扩张。“美”,不仅仅强调店铺的盈利能力,更强调自身的能力资源和顾客需求的匹配。
开店的投入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即使生意不好,心态上依然可以不紧不慢,找原因,想办法,用时间换空间。很多老板之所以过早放弃并不是找不到解决办法,而是有办法却没有时间实施了。
开店,无非就是顾客、产品、价格、宣传、活动、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对曝光、进店、转化、留存的重新梳理。问题一个个排除,流程一个个梳理,总会找到问题所在。找到问题了,解决办法也会跟随之而来,营业额提高也会很快。
第4章 从开店小白到开店专家
下面这五件事,能在你掏出真金白银去试错之前,掌握胜算大小:
第一,了解开店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开一家店要经历什么,了解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很重要,是决定开店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二,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对项目有基本的理解。
这个阶段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禀赋或是拥有的资源。很多生意看上去都挺好,但是自己不喜欢不擅长,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资源,就不要选择。可以去一家同行的店打工。你想开服装店,那就去一个服装店里打工。了解一家店的基本运营,可以试着把自己当作这家店的老板来思考问题,你就会发现更加深入的门道:比如货从哪里拿,怎么选址,怎么销售,怎么宣传,怎么做活动,怎么维护顾客关系,等等。提前感受一下开店当老板的感觉,也能从中学到一家店的具体管理应该怎样做。
第三,可以给自己找个师傅带你入门。可以找做类似行业生意的亲戚朋友,也可以向打工店的老板学习,你只要虚心求教,用心学习,而且这个人愿意带你,那就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开店失败的代价是很大的,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和自信心,所以,找到好老师带你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第四,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试试自己的产品行不行。比如摆摊,摆摊的好处太多了,投入小,可以培养自己做生意的感觉,可以测试产品、定价,可以深入了解目标顾客都是些什么人,需求是什么,还可以顺便赚钱。如果有些项目不能摆摊,就试着在微信里卖,也能发现很多问题。总之,就是低成本起步,热热身。
第五,做些基础调研工作,比如跑商圈,走街道,看竞争对手,观察顾客,有很多基础工作可以做。
这些事情不分时间先后,可以同时做,也可以分开做,做得差不多了,我相信你就不再是新手了,开店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迷茫才有希望,但需要走出第一步
现在是我开店的第8个年头,在开店的前两年,我过得很惨,东飘西走,搬家无数,到开店的第三年,才步入正轨,过上正常生活。
第一次开店失败后,我犹豫过是否找地方上班,但很快又打消了念头。但是继续开店做什么生意呢?去哪里生活呢?其实都没有答案。
那时候想过很多自己可以做的生意:
● 甜品,自己懂,店里的甜品吧盈利能力高,隐隐约约感觉可以把它单独做成一门生意,但是也不确定;
● 想过做烘焙西点,自己喜欢吃,产品可以标准化;
● 也想过做生鲜生意。那时候,生鲜市场风起云涌,投资市场很看好;
● 还想过做牛杂店,自己喜欢吃,食材事先备好,出品很快;
● 甚至想过跟我亲戚一起开个织布厂。
一段时间一个主意,整整一年时间我都不是很明确将来要干什么。这段时间可以说我什么都没有做,但也做了很多事情,包括:
(1)一直在打磨之前店里的几个产品,这个工作花费了将近半年时间。
(2)去了一家线上烘焙品牌打工,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运营一个快速发展的线上品牌的。有三个月时间,我就奔波在上海的各大写字楼间试吃蛋糕。
(3)去各大生鲜品牌线下店和生鲜批发市场考察,到小区门口的夫妻蔬菜店考察,跟他们凌晨一起去进货。
(4)考察过很多牛杂店,也打过很多牛杂原材料批发商的电话,从网上买过牛杂回来自己加工试验菜品。
(5)去拜访纺织厂开得很好的亲戚,了解投入、投资回报率,甚至在亲戚的厂子里待了3天看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行。
(6)离开了上海,去考察我以后可能生活的城市,并且找到了一个店铺。于是就这样在一个五线城市开始了我的第二家店。
列举这些事情,是想说明迷茫时期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做法,那就是“行动起来”。
不知道以后做什么没关系,但是要给自己安排一个行动计划表,找出哪些事情可以去做,从而帮助自己做选择。
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是过得非常充实而且有意义,这种成就感是在一个组织里很难体会到的,这种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也是难以在一个组织里找到的。因为命运把控在自己手里!
开店前先上个开店“学前班”
先摆摊再开店,是最优起步路线。以最小试错成本起步,从而降低失败风险。
摆摊就是开店创业一种不错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它拥有一个店的基本功能,但是投入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经营方式更灵活。“更灵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你有很多调整空间。若发现这个位置不好,可以换另外一个位置;若发现产品接受度不行,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品。
在更换位置的测试中,你会看到我们开店中两个很重要的信息:
可以更精确地知道自己的产品主要是谁购买,从而精准圈定目标顾客。
可以更准确了解不同消费场景对营业额的影响,比如一个熟食摊,在写字楼区、菜市场、居民区、地铁口、大商场附近,营业额和利润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
摆摊:
● 能挣钱,起码不会亏钱。
● 产品受不受欢迎可以得到验证。
● 给自己信心。
摆摊,最终是为了不摆摊,是给自己上了一个“学前班”。
还有个低成本试错的方法,比摆摊还容易操作,就是在微信里卖东西。在微信里卖东西,不是要你成为微商,而是在开店前试试水。
不上路,就永远不知道路在哪里,通往何方。
第2篇 开店选址:天时不如地利
第5章 安置你开店抱负的地方,值得你花心思寻找
选址意味着选择竞争对手。选址意味着不同的作战成本。
一个具体的位置意味着相应的作战策略。
写字楼店的开业活动做过免费吃,一炮走红。而社区店不需要一炮走红,社区的人不多,都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迟早会知道新开的店。而且考虑到社区店面临众多的非目标顾客——老年人群体很多,于是新店的开业就设计为“充值送”活动。这样不仅通过活动筛选出精准顾客,还利用充值留住了顾客,提高了顾客黏性。
选址的本质是选人
选址表面上是选地方,实质上是选人,选择目标顾客。眼里如果没有目标顾客,那就会受到“目中无人”的惩罚。
社区店和写字楼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消费时间不一样,写字楼店的高峰时间段在中午和下午,而社区店的高峰时间段在晚上;购买理由也不一样,商业街做的是顾客逛街时打发时光的休闲食品,是闺蜜聚会、聊天场景下的社交产品;而社区店则主要是做图方便的快捷产品。
目标顾客是同一批人,只是购买场景有所不同。
写字楼或商业街的目标顾客密度都比较大,而社区无论是总人数还是顾客密度都要低不少。而且小区有很多出入口,很分散,店铺的曝光率要差一些,这些都是缺点。
很多人选址困难,就在于纠结于缺点,如何看待每个店址的缺点呢?
(1)首先要知道,无论你选址选在哪里,都有缺点,不存在完美的店址;一个店有缺点不怕,怕的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以至于没有应对方案来弥补缺点带来的不足。
(2)分析优点能不能盖过缺点。
(3)看能否把缺点变成优点。
为什么选址时应该折磨自己
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第一,熟悉附近足够多的商圈,看看各个商圈各条街道的发展情况、人流走向和人群结构,以及各个商圈的租金水平、商户情况等。
第二,看足够多的铺子,起码要知道什么地段的铺子大概多少钱,转让费多少,对应的人流水平如何。看得多了,就有对比,就知道性价比高低了。
第三,观察足够多的竞争对手,了解他们的选址策略、生意状况,做得好的、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第四,形成自己的选址标准和选址逻辑,这个标准要与自己的预算和将来的竞争策略匹配。
假如你开店时间长了,其实平时闲逛就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完,只是需要你有意识地去想这些事情,做有心人。我平时自己经常到附近商业街、商场、商圈闲逛,熟悉那里的环境,到选址的时候,平时积累的东西都可以派上用场。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关键环节。对开店来说,选址是关键环节中的关键,马虎不得。
如何减少开店选址过程中的信息决策失误
我们签下一个店铺,都有赌的成分。有一次,我在一个新的商圈看上了一家店,但疑虑比较多。于是围绕这家店,我做了以下信息收集工作。
第一,跟这家店铺的邻居聊。我由此了解店面的经营历史、租金水平、转让费水平、人流量情况。遇到愿意聊的人,店面的一切东西都可以问,聊到别人讨厌为止。很多东西,转让店铺的上家是不会跟你说的,但是邻居会告诉你。他告诉我“这个转让费是可以谈的”,我心里就有数了。
第二,跟物业聊。了解小区或写字楼的入住率和发展情况、人数多少、男女比例、收入水平,等等。
第三,跟做类似生意的店主聊。聊生意情况,聊目标顾客的流量以及对商圈的看法。
第四,跟附近的小摊贩聊。
第五,网上查找所在商圈的信息,包括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材料,以对商圈的整体价值做出更科学的判断。
开店选址,如何蹲点数人流
关于数人流,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第一,很多人在这一环节偷懒不做,或者做得不好,导致开店后困难重重。
第二,要在意识上特别重视数人流这个事情。房租的本质是流量费,如果你不知道门口的人流情况,如何评估房租合不合理呢?
第三,不仅要数人的数量,也要看人群结构。人群结构决定了人流质量,你的目标顾客占比越高,人流质量越高。所以,这里其实有个前提,就是你在选址的时候,你已经知道要做谁的生意了,如果这个都不知道,是选不到好位置的。
第四,数人流的时间要够,白天、晚上、工作日和周末,人流情况都会有差别。所以,如果能用一个星期观察,准确性会高很多。
第五,还需要看大家经过店铺时的状态。
第六,要看附近的人群特征。还要看看竞争对手的人流量,由此可以估算进店率,对手的数据对自己也是一种参考。
第七,如果选址的时候才开始数人流,很多时候就已经迟了,因为好铺子出来,可能你一转身就没有了。你要蹲点数人流,说明你对这里还不熟悉。所以,这个工作要放在平时做,要在平时就能大致判断出哪个地方、哪条街道适合你的生意,一定要把选址的时间拉长,做足准备,平时有事没事到街上走走,有意识地按照上面提到的几点来做。一旦好铺子出来,你就不用苦哈哈地蹲点了,而是能比别人更快地作判断和决定。
第八,各种商圈人流量分析软件仅能做参考,对选址的价值不是很大。
这类软件的数据对大商超或大店的选址有用,因为他们的生意覆盖面更大。
选址蹲点,要做的远不止数人流
选址,不仅要蹲点考察人流量,数自己的目标顾客有多少,还要看目标顾客的状态。因为这些人处在不同的状态,对于同样的产品的需求会不一样,对于价格的接受度也不一样。电影院门口这个消费场景注定了只有一部分产品适合,有些产品就不适合,就因为来这里的人是“不一样”的人。
那如何看出这些人的“不一样”呢?以我的经验,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超市出口位置的店倒闭率比其他地方都高?因为大家逛完超市出来,消费得差不多了,该买的都买了,收银台交完钱之后就想着回家了,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在责备自己怎么又花了那么多钱。大家出来后看到商家躲闪都不及,这种心理状态能买东西吗?
第二,这些人是来这里干什么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关注他们的消费场景。上面的电影院是个典型的案例,和男朋友或女朋友来看电影,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如果端着一碗小海鲜在座位上吧唧吧唧吃个不停,多少有些尴尬。我有两家主打休闲食品的店,都是开在写字楼附近的食堂旁边,顾客路过是去吃饭的,所以我针对性地开发了代餐系列的产品,一出来便很受欢迎,现在成了店里的主力产品。
第三,他们路过店面时的状态如何。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是情侣,还是成群结队的同事或同学?心情如何,是放松,还是紧张,是喜悦,还是悲哀?如果你的店开在医院附近,或者公园游乐场附近,那路过的人的特征就很明显。现实中的其他场合,顾客也许不会有那么明显的特征,但也会有一定共性。老板要在目标店的附近或现场亲眼看看这些目标顾客是如何路过店面的,路过时是如何看到店面的,走路是慢还是快,手里有没有提什么东西……
第四,还要看目标店周边的氛围。包括有竞争关系和没有竞争关系的店,他们的相处是一个什么样的气氛,邻居间的关系如何,各个店的店员之间是如何打交道的,小摊小贩会来这里吗,等等。
这样细致的观察会让你发现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让你对选址产生新的思考。
用倒推法演算店铺租金
你开个店,希望一年盈利10万元,假如净利润20%,那营业额就需要做到50万元,平均到每天就需要做到1370元,假如客单价是20元,那需要有68个客人下单。结合进店率,你会对门口路过的目标顾客数量要求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范围,这个范围可以帮助选址。
假如你开的是奶茶店,一天营业额按1500元来算,一个月就是45000元,毛利率按65%,毛利润就是29250元。1500元的营业额,一共需要3个员工(一个收银,一个出品,一个轮班),员工工资总额是12000元,水电费按1500元,宣传推广费用500元,剩下15250元。这15250元就是租金和老板的利润,租金越高,老板的利润越低,租金越低,老板利润越高。开店总会有个利润目标,比如一个月挣10000元,那5250元就是租金的上限。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找一个月房租5250元以下的铺子,同时其人流量能够支撑一天1500元的营业额。
倒推法需要很多常识作基础,离开这些常识,算出来的数字会相差很远。
建议新手开店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小白专家,可以请教行业内人士,也可以直接进入这个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先入行,目的之一就是帮助自己在算账时更加准确。
评估房租的性价比
数人流和进行盈亏演算。国际大品牌计算体系:
第一步,在目标店铺位置蹲点数人流。不用天天数,而是数四天的人流,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这四天的数据。为什么是这四天?因为一周里,生意最淡的是周一,生意最好的是周六,把这四天的数据拿到手,就能估算出比较客观的周人流量。当然,不同商圈的规律是不一样的,这里说的是商业中心的一般规律。如果换在写字楼区或住宅区,规律就不一样了。
第二步,找个类似商圈的对标餐厅,计算进店率。麦当劳找肯德基对标就有价值,找中餐馆的意义就不大。
第三步,进店率出来了以后,就可以用来预估目标店铺的营业额了。
第四步,营业额出来后,再根据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演算投资回报率。
开店前必须知道的三张表
开店前这三张表一定要算出来。
投资预算表——需要投多少钱
运营成本表——这个店经不经得起折腾
盈亏平衡表——这个店容易不容易做
这三张表上的数据都是我第一家店的真实情况,我开店前如果能算出这三张表,我肯定不会选择开那家店的。
第6章 弄清楚店铺行规,租店不吃亏
去找店铺,一般会遇到几种情况:
第一种,房东直租的铺子。
第二种,转让的铺子。
第三种,转租的铺子。
可以在58同城上搜这个店铺的信息,说不定可以搜到这个店铺上一家转让的信息。
一年能赚多少钱,就是接手转让费的上限
尽量找没有转让费的,因为转让费太压资金了。
有以下三种情况没有转让费:
第一种是上家没有熬到转让出去被房东无情收回铺子,房东直租。
第二种情况是遇到二房东。二房东自己有转租权,赚租金差价。
第三种是商场店,很多商场不允许转让,上家做不下去就直接走了。
转让费如何计算才合理呢?
主要是看自己一年能赚多少钱,一年能赚回转让费的,就比较合理。这里强调一遍,是看自己能赚多少钱,而不是看别人能赚多少钱。
算转让费的上限,实际上是评估自己经营店铺的能力上限。比如,一个店二三十平方米,转让费超过20万元就基本上不用考虑,为什么?因为一个小店一年能挣20万元,已经很不简单了,只有很强的产品竞争力,很强的运营能力,才可以做到。
其实,普通人开个小店,也可以把年盈利20万元当作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
遇到高转让费+低房租的情况该如何取舍?
一定要记得争取到转让权,如果没有这一条,就不用考虑。有了转让权,生意做不下去了还可以转手,把资金套出来。
“接手即可盈利”的店能不能接
“接手即可盈利”这句话基本不靠谱。无论前一家做什么,都要重新装修和开业,要有自己的运营思路。如果真遇到了一个盈利的店铺,要转给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附近的人流量和人群结构是否将要发生巨变。
(2)看看未来一段时间店铺是否要拆迁。
(3)考察附近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
(4)考察所在商圈是否处在没落期。如果一个商圈被另外一个新商圈分流,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接手“转让门面”的防坑流程
接手转让店铺,按照下面的流程,可以避免绝大部分麻烦:
第一步:当你对店铺基本考察完毕并且满意后,要求对方出示他和房东的租赁协议。看下面几个关键点:
● 原租户是否有转让和转租的权力。如果没有,是不能租的,否则房东那关过不了。
● 租金和租金涨幅条款。尤其是租金涨幅条款,看看后面是如何涨租房租的。
● 合同期限和续租条款。
第二步,如果你和转让的商家达成一致了,就一定要求见房东。如果对方拒绝带你见房东,那这个铺子就不能要,否则,前面会有许多麻烦等着你。
第三步,和房东见面了,你也满意房东的条件,就基本没问题了,可以付转让费给上一个商家,同时签订转让协议。所有重要的事项都必须体现到协议中,并要求上一个商家尽到告知重要事项的义务。付转让费前要求对方注销营业执照,因为营业执照的注销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你也可以要求留点尾款,在对方注销后付清。
第四步,跟房东正式签订租赁合同。
在第二步时,上一个商家在你没有付转让费的情况下,可能不太愿意带你见房东,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怕你直接跟房东联系,跳过他,他就拿不到转让费了。我的做法是,给他一笔意向金,同时签订意向金协议,协议约定一旦和房东谈不拢,意向金需要退还,谈得拢,铺子就得接手,这样就公平了。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有可能你跟房东是谈不拢的,比如房东要大涨房租,超出你的预期,那就不能要了。
签订店铺租赁合同牢记10点
在租铺子的时候,是先和房东协商并确认条款,然后由房东提供合同。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以下10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甲方有合法的租赁权。
如果甲方是大房东,即商铺的产权所有者,那就需要验看房东的身份证、房产证;如果房东不在场,是中介代理,那更要看原件并备份复印件。要在合同里明确约定无产权纠纷,更不能因为房东的产权纠纷导致租客利益受损。如果是二房东,那就一定要看其是否有转租或分租的权利,要看他和大房东签订的合同条款。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商铺有无抵押的情况
第二,确保唯一使用权。
第三,商铺使用性质要明确是商用的。
第四,合同期限越长越好。
第五,租金涨幅要明确下来。5%以内的年涨幅是比较常见的
第六,要争取到转让、转租和分租的权利。
第七,免租期的问题。一般会给10~30天的免租期。
第八,续租问题。
第九,违反合同的赔偿问题。
第十,房东收回房子的问题。
第3篇 开业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7章 开业前筹备:焦头烂额是必然的,但需要有效果
你希望来一次‘一定成功’的开店,那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没有开店一定成功的人。
很多东西需要边做边调整,而不是一开始就铁板钉钉。
心态对于开店能否成功影响也很大。
新店筹备期做好这三件事情
新店筹备期是指从店铺位置确定到试营业前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一般要经历装修、各种设备和物料采购、市场预热几个阶段。
定价不首先考虑利润
定价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顾客对于产品的感知和评价;店面的总体价格策略;竞争对手定价;产品的成本;活动预留空间;利润目标。
你要做的是:如何让顾客在对比产品和价格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你。
一个产品你可以定13元,也可以定15元,两种定价在成本和利润方面你都可以接受,你会如何选择?
我会定价15元。为什么要定高一点的价格呢?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价格贵的东西品质更好。商家在做宣传时也可以说,因为产品品质更高,所以价格贵些。
第二,留足利润空间,好做活动。一个店的运营,是离不开各种让利活动的,比如节假日的打折、满减、满送、外卖折扣、会员折扣,等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平时的运营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做活动。另外,经常做活动,有折扣,会让顾客感觉这家店活动很多,很便宜,在犹豫着去哪家店买东西的时候,顾客更愿意去活动多的店。
第8章 开业,一炮打响的方法和策略
开店试卖:“啥也不做”的佛系两天
一个店在装修完成后到生意打开局面前这一段时间,我会将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卖期,1~3天,用于员工熟悉工作环境,找到感觉,进入状态。
第二阶段,试营业期,3~7天,用于增进顾客信任,积累粉丝。
第三阶段,开业阶段,1~3个月,用于新店打开局面,让顾客养成来店里消费的习惯。
每次新店装修完,设备也安装完毕,一切就绪后,我都会开门试卖1~3天。
开门试卖是在试营业前我自己加的一个环节。这个阶段什么活动、什么宣传都不做,就是开门营业,正常卖东西。
为什么要安排这个阶段?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给员工时间熟悉工作环境,熟悉流程,看看机器用得顺不顺手,产品能不能高效率做出来,这是主要目的。我第一次开业,简直就是大型“翻车”现场,惨不忍睹。因为厨房效率低,顾客等餐要等上一个多小时,还很难吃。顾客指着我爱人的鼻子骂,希望我们早点倒闭。当时店里还同时开通了外卖,早上叫人发了几千张单子出去,饭点前接了很多外卖单子,最后也是一个个打电话退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进行试卖和试营业,想着房租高,就急着开业,最后结果就是把第一批顾客得罪殆尽,导致后面整整一个月,营业额都非常差。
第二,观察顾客对于店面的反应,在没有任何激励作用的情况下,看看顾客进店率情况。顾客进店后问什么问题,点什么产品,对价格的反应,等等。如果一切顺利,试营业期可以顺势开始;如果试卖期情况不理想,那就要分析原因及考虑原先制订的开业计划是否要调整。因为店铺还没开业,还没大规模宣传,老板进可攻,退可守。老板这个时候一定要在现场,因为一个新店运行起来总有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了往往要立马解决。
开业前的试营业必不可少
试营业跟开业的区别就是门口放不放花篮,放了花篮就是开业了。试营业有两个目的:第一,继续观察在进店人流增加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第二,为正式开业做准备。
第一个目的:店铺是否存在问题要观察四方面的情况。
第一是顾客对店面的整体感觉。初步判断出位置是不是选对了,有没有自己的顾客群体。通过试营业,基本可以感觉到顾客对新店是什么感觉,是喜欢,排斥,厌恶,敬而远之,还是跟自己无关?第二是产品是否受欢迎。可以基本判断出哪些东西受欢迎,以便在正式开业前调整好产品结构,并安排好生产。第三是价格是否合适。第四,店里的各种流程是否合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东西怎么摆放最节省时间。
第二个目的:为正式开业做准备。
开业就是要让顾客占便宜,而不是要排场花哨
我的开店实践:
第一,开业活动力度要大。力度大,是吸引注意力的需要;是说服陌生顾客走进一家新店尝试的需要;是让更多的顾客买到你的产品的需要,也就是人气的需要。开业火爆的现场就是最好的广告,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尝试,人都是从众的。
第二,开业活动要考虑宣传效应。
第三,活动要简单直接。“直接”的意思就是要给目标顾客带去优惠。活动不要复杂化,不要同时做几个活动让顾客挑选。就做一个活动,把所有资源都用在这个活动上。
如何从开业过渡到正常运营
从开业到正常运营,中间如何衔接呢?
第一,正常运营后,开业活动不能马上停,而是要继续一段时间,但是活动力度可以慢慢递减。活动力度递减的方法有很多,如折扣力度降低,折扣的范围缩小,由面向全部产品到面向部分产品。
第二,为什么活动不能停?因为活动突然停了,顾客受不了,要考虑顾客的心理承受能力。活动力度变小顾客都不爽,但一想产品不错,还是能接受,可是如果活动突然停了,顾客就可能不来了。
第三,更核心的原因是要养成顾客来你店里消费的习惯。
宣传包括什么呢?
首先,成本最低的宣传就是把店门口的宣传做到位:海报、花篮、地毯、喇叭、气球、拱门、图腾柱、吆喝声,甚至敲锣打鼓的各种表演,等等,所有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就是最基础的宣传,你要保证路过的人都能往店里看上几眼。
其次是微信的宣传。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引导顾客积极发朋友圈,发朋友圈就打折,送东西。不要觉得俗气,这招屡试不爽。
第三就是发单和地推。一般也是结合起来做,门口发单拦截路人,提醒店里卖什么,有什么活动;在附近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设点,介绍产品,吸引顾客关注微信,引导顾客到店消费,这些都是开业要做的基础宣传工作。
如果还想进一步,可以扩大范围,从线上引流。从各种第三方平台、自媒体、当地的公众号软文推广引流,或和地方的网红合作,让网红到店消费做直播等,都是可以尝试的宣传方式。
第4篇 开业后运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第9章 小店如何面对竞争
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别开店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阶段,我在自卑的阶段用了很长时间来发现自己的优势特质,从而给自己增加信心。我会模拟自己进入了一个面试的现场,面试官问:“你觉得你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常常问自己:“我的什么特点能够帮助自己脱颖而出?”回顾自己的经历,我总结了一条:
我很擅长把一件事情“慢慢”做好。我的爆发力可能不好,不能给别人一个过目不忘的“开场白”,也难以一鸣惊人,但是我的耐力很好,总能在黑暗中找到出口。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下定决心,就会全力以赴去做,解决一个个难题,克服一个个障碍,最终达成目标。
如何构建一个小店的核心竞争力
小店要让别人记住,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必须有独特的销售主张。
老板应该关心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我的店要给本商圈的目标顾客提供什么样的利益。
第二,店里的主张是不是独特的,同一个商圈的竞争对手能不能做到。
第三,自己的主张是不是目标顾客关注的,是不是有力度的,是不是说出来能够打动人心的。很多老板做生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多失败的开店案例都是因为老板开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店,而不是开这个商圈目标顾客需要的店。你的主张顾客不仅要在乎,最好还能被其打动。
竞争的捷径不是“比你好”,而是“跟你不同”
竞争是避免不了的。竞争对手今天不来,迟早会来,你现在选的位置也许没有竞争,过段时间就会有了;你觉得你的产品独一无二,没有同类,但是跟你竞争的也许不是同类。
做生意要做有门槛有护城河的生意,有模仿难度的生意就没那么怕竞争,不会那么脆弱。
时间积累起来的优势是别人很难超越的。
性价比最高的竞争策略是差异化,不跟竞争对手比好,而是跟竞争对手比不同,这是竞争的捷径。
第13章 “草根”的逆袭之路
等待,就是开店的一部分。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要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开店要有漫长的准备期。甚至可以这么说,开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是否在战争打响前,操练了“兵马”,打磨了“武器”,研究了策略,积蓄了足够的能量。
开店准备要做什么呢?
第一,确定是不是真的要开店。
第二,想清楚自己要进入的细分领域。
第三,要打磨好产品。
第四,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潜在顾客,理解他们需要什么。
第五,了解一个城市的商圈、商场、主街道、人流走向、人群结构,这是为选址做准备。
一个好位置,一出来就可能没有了,没有多少时间给你蹲点数人流。看到一个店铺如何迅速决策?这就需要你在选址前做足功课。那开店准备要多长时间?我觉得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你想开店了,告诉自己别急,让自己先进入“开店准备”阶段,对照上面的五件事一件件做。如果你觉得差不多了,基本上一年就过去了。
这个时候,因为你对自己,对市场,对顾客,对产品,对竞争对手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店的轮廓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