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我们都可以重建自尊,拥有真正的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书店一眼就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一个正在微笑发光的小太阳,给人一种温暖且自信的力量。
《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小标题狠狠地戳中了我的内心。翻开封面,便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与书中的内容对照起来:
怎样做,都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想亲近他人,却自我压抑,害怕表现;
想把事情做好,却迟迟不去行动;
需要得到他人的赞美,来判断自己是否足够优秀;
只要不做事,就会感到焦虑与迷茫;
当好事发生时,感觉很不真实,结果被自己搞砸;
任何负面反馈,都能将自己击垮;
自尊不稳定,经常感到自负和自卑。
哇,我全中!这是有自尊困扰者的典型表现。此书的作者瞿小栗可真是厉害,她能将缺乏自尊者的内心洞察得如此透彻。她是很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会员。从业10多年,有近10000小时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
此书从三个部分,为读者讲清楚了,如何才能做到,从我不配到我值得,内心以及行为上的转变。
第一部分:缺乏自尊与自爱的表现行为是什么;
第二部分:为什么会出现缺乏自尊与自爱的原因;
第三部分:怎样做才能重建自尊。
下面我给读者展开介绍一下:
一、爱自己是成为更好自己的前提
1 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种本能
人们做事情应该是被自身的想法所推动进行的。
童年时期的我们,内心的基地还没有建立好。我们时常会去做父母认为是对的事情,这样做是为了争取父母的爱。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我们用“我应该”和“我必须”,取代了“我想要”和“我愿意”。
慢慢的童年时期的我们,就分不清哪些是“真自我”,哪些是“假自我”。只有自主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拥有“我是真实存在”的感觉,才会拥有自主感。
2 无法爱自己的人,会时常感到自尊低
无法爱自己的人,经常处在糟糕的情绪之中。于是,低自尊的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处理情绪上,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事情上。
我们都会面临压力过大的时候,不过一件事情做不好,并不代表自己就没有价值。这种时候,请不要失去信心,要给予自己认可和宽容。
低自尊者的特点:
第一 自我压抑和自我怀疑;
第二 自我价值感忽高忽低,很难稳定在恰当的范围;
第三 觉得自己的某些物质(喜好、愿望等)是应该被隐藏的;
第四 难以拒绝和设定界限;
第五 总担心生活会失控;
第六 有一种“幸福焦虑感”。
“我足够好”的普遍特点:
第一 拥有整合“好”与“坏”的能力
第二 拥有整合“满足社会期待”与“自我认同”的能力
第三 能享受自己的成功
第四 允许失败,敢于探索
二、为什么有些人无法自信地活着
1 可怕的童年创伤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是会影响他的第一个“人生脚本”。不好的经历就像“程序”记忆,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重复,最后变成一种模式。
2 自我认同,会影响你所有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有内心冲突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认同自身某些真实的部分。而一个人“假自体”与“真自体”的发展,又是别人不可取代的。
3 说不出口的羞耻感
童年期的很多孩子,都挣扎在想要赢得父母爱的道路上,以此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就会产生残缺感。
4 完美主义不可要
“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在当事情没有做好时,他们会觉得都是因为自已不够好,从而产生糟糕的情绪。
而“积极的完美主义者”,会客观分析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
三、重建自尊:开放、接纳、专注
1 失败教会了你什么
第一 我们都需要面对成长中的悲伤、沮丧、失望甚至是愤怒,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首先,要从内心当中承认“我不懂”这件事情。
第二 要付出实际行动去坚持学习,才能让时间变成我们的朋友,去见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好的前提是去做,否则时间就变成了敌人,低自尊的人还是会低自尊地继续生活。
2 要勇敢地爱自己
要勇敢地和“不配得感”说拜拜!
第一 我们要充分地了解自己,要接纳全部的自己。
第二 我们需要在一段亲密的关系中体验到,自己的全部在他人那里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让我们的“真自体”和“假自体”,可以整合到一起。
不要再将全部的注意力和爱,放到其他人的身上。也不要期望,我们给对方多少爱,对方也能同样地爱我们。
3 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很多成年人用一生在等待着父母的一个道歉,放弃期待治疗我们的父母,才是长大成人的我们需要完成的功课。接受无法实现的愿望,去爱自己,治愈自己。
要放下幻想,接受现实,才能走上自我养育的道路。
4 允许自己不完美
我们看谁都很卷,好像只有自己在躺平,其实人人都会出现倦怠感。再喜欢做的事情,也会有疲惫的时候,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总结:
作者瞿小栗在这本《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一书中告诉读者,很多成年人的恐惧来自于多年积压在内心中消极的声音。
要往前走,就要先接纳过去。
请不要停止喜欢自己、爱自己,这样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会变成你力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