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但对乡村生活有“过誉和美化”之嫌的史诗小说
国庆节期间杂事很多,书也读得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四五日才读完这部《家山》。
先直接说结论,按豆瓣五星的评价标准,个人觉得可以评四星。
总体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之旅。书读之前,未对书籍有过任何了解,书读完后,才开始查阅和了解相关资料背景,方知此书已经大热,亦有众多评论。在此,仅结合自己的视角和理解,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这是一部展现作家雄心和情怀的沥血之作,会成为承载湖湘文化的小说代表。
(1)书中所有故事和情节都发生在一个叫沙湾的湖南乡村,读完之后,我还特意去搜索书中提到的“万溪江”究竟位于何处。查阅之后,才知道小说中所有地名都是虚构,却也是有原型与出处的。原型是作者王跃文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书中的万溪江是指溆水河,刻画的是上个世纪怀化溆浦的青山绿水和乡村生活。
(2)刚开始读时,觉得很有些生涩,很难真正被吸引。因为书的开头,是以沙湾四跛子和桃香夫妻俩的日常生活为引子展开,在沙湾陈家与舒家坪的械斗中,四跛子被逼无奈杀了自己的亲外甥,以此事件为背景,徐徐铺陈出整个沙湾的人物谱系与卷轴。
以读者视角来说,开头描写的四跛子和桃香一家人,并不具有主角光环,不那么“高大上”,所以被完全代入颇有些难度,而且书中人物谱系众多,熟悉和理解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但随着整个沙湾图谱的展开和视角变换,开始引领读者逐渐进入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乡村,一股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同时作为阅读者,每个中国人刻在身体里与生俱来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基因被唤醒,完全被代入书中,面对土地、乡村、家族、家国与时局动荡变换,同悲共喜情怀涌动,直至掩卷叹息。
(3)很多人对作家王跃文的认识,应该是从官场小说开始的,尤其是当年那本风靡全国的《国画》,据说因为对官场太过于写实还曾差点成为禁书。以自己为例,最早是读了《国画》,进而再读作者的其他书籍,如《梅次故事》《苍黄》等。官场小说在很多人心目中归类于“畅销书”,通常不会与那种大部头的严肃文学划上等号,但不管怎么说,这类小说对读者提升自我、了解社会、为人处世、职场进阶都是很有裨益的,可以获益匪浅。而且,个人感觉官场小说的地位被贬低了,文学作品最终还是要靠“质量”说话,与属于什么类型的作品没有关系,质量优秀的畅销书和流行小说,一样可以成为传承的文学经典。就像起初大家都认为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属于消遣文学流行小说一样,但是几十年之后,反而都成了经典。
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文字的人都不会止步于”畅销书作家“这个头衔,更何况是成长于儒家文化中的中国作家,哪个人不希望呈现一部可以青史留名的作品,可以承载整个民族的精神与变迁,承载厚重的家国情怀,就像《百年孤独》那样。所以,作者调研构思打磨近9年时间,才最终付梓这部五十四万字的巨著《家山》,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相信也寄予了作者的雄心与厚望。
(4)书中采用日常化的叙述,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和俚语,将南方农村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村民们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红白喜事,日常礼节等都在不急不徐的文字中娓娓呈现,充满了一种来自农村日常生活的诗意和美感。作为从小成长于湖北农村的我而言,看到这些文字颇感亲切,因为很多方言都是相通的,如:担惊受愒,讲礼信,酾茶酾酒,打糍粑,日噘人……等等。
(5)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会不断浮现出另一部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虽然阅读是多年之前,已不太有清晰的细节记忆,但是,《白鹿原》确实是不受控的无数次在脑中进行闪现和对比,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在自己模糊的印象中,《白鹿原》展现的是宏大的叙事,以关中大地上农村的生活与变迁为主线,跨越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而在《家山》这本书中,作者特意反其道而为之,聚焦于“小处”,所有的情节和人物基本未超越“沙湾”这个小小的村落,故事的时间线要稍短一些,通过刻意聚焦、以小见大的方式,描述了从1927年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的乡村生活与时代巨变。
在这里,没有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的意思,也不评价孰高孰低的问题,仅仅就是描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直观感觉。因为无论是从小说叙述的时代,还是描写的题材类型来讲,没法不把这两本极其相似的书进行对比。
(二)作家或许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情感倾注与投入太多,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书中对乡村生活和人物的刻画,未免有“过誉和美化”之嫌。
事先声明,并不是说一定要刻意描写农村和人性的“落后与黑暗”。现在提这个问题似乎也有些敏感,因为大家知道,作为内地第一个获得炸药文学奖的那个山东作家,现在网上毁誉参半。批判之声主要体现在,一是认为他描写了中国太多的阴暗面,如饥饿、残忍、无情、自私、丑恶、愚昧等,成为了西方敌对势力费尽心思抹黑中国的素材,被部分网友们解读为,他的作品是在主动给敌对势力递刀子;二是该作家的某些发言,被部分爱国者称之为跪着迎合西方人,爬进西方人主导的文学奖殿堂。
因为自己从未看过那位作家的作品,难以对此进行评价。但是,本着不引战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只能以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和了解,算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吧,对《家山》中的描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作者为写这部小说做足了功课,以自己的家乡为原型,不断访谈调研,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巨大情感。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总体上是一种充满诗意、美好的田园生活:那里的山水风物是美丽而充满灵性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含蓄而敦厚的,人情世故是质朴而纯真的,伦理道德是重义轻利乃至仗义疏财的,整个乡村的治理是井然有序的。那里有辛勤劳作少言寡语但习得一身好武功的普通农户(四跛子),公正有德的乡贤士绅(佑德公),为人周正勤劳有礼的孤儿(有喜),返回家乡担任老师的地下党员(齐峰),致力于建设桑梓水利的留日学生(杨卿),在战场抗日杀敌的军官(劭夫)……等等。
书中尽管也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总体而言,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是田园风光式的,充满了”桃花源“一般的浪漫主义,连反面人物都是柔和的。
(2)在过去,真正现实里的农村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归根到底还是贫穷和困苦的。大多数人还是以裹腹为目标,尤其是以吃得饱饭、顿顿吃得上白米饭为最大的愿望,即使在改革开放时的七八十年代很多地方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是书中描写的解放前的旧社会农村了。
(3)农民身上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是勤劳、朴实,善良,忠厚,热情,吃苦,耐劳。但与此同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精明、圆滑、爱占小便宜、欺软怕硬、背后嚼舌根、帮亲不帮理,还有喜欢嫉妒和攀比等。
比如:喜欢背后嚼舌头,干涉他人隐私,以传播各种绯闻和谣言为乐,因为乱嚼舌头毁坏别人婚姻和幸福,逼死人的情况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嫉妒、攀比心理严重,或者说无聊、心怀叵测的人是完全可能存在的,村里有人养鸡养猪赚了钱,日子过得很红火,但是一夜之间发现所养的动物被全部毒死,欲哭无泪;
爱占小便宜,修宅基地、做围墙时,偷偷移过来一点,多占邻居一点点地;
挖田埂时多挖一点,偷偷多侵占几十厘米的农田,并且沾沾自喜,若要是不管,会认为这户人家软弱可欺,就会像饿狼一样盯上,下次再挖过来一点;
田地里需要用水灌溉时,若他的农田处于有利位置,可能会故意把水拦住,先把自家的田灌好了再说,不让水流到其他户主的地里;若处于不利位置,会一直在田地里盯着,深怕有人拦截水流;
在农村的邻里、哪怕亲戚之间,因为一把韭菜、多占了一公分地、几瓢灌溉用水、一只家养的鸡鸭莫名消失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口角、纷争、吵架、打架,甚至家族之间的全武行屡见不鲜,因为贫穷,因为资源有限,哪怕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必需斤斤计较,因为不计较也不行,如果你不计较不强力反击,那么会被人背后议论,认为你软弱可欺是个傻瓜是个十足的蠢蛋,可以被人随便欺负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很多乡村往往就几个姓氏甚至全村只有一个姓氏,如果本家族的人与异姓的人发生了矛盾,是不会有人出来打抱不平帮着讲道理的,没有道理可讲,因为通常都是帮亲不帮理。如果在农村是属于少数姓氏的人,那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被欺负被占便宜是常态………
我相信现在新时代的村民,其综合素质要比过去的村民高得多。但是,农村真正逐渐富裕、物质渐渐丰富也不过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所谓“仓廪实才知礼节”,在物质匮乏、贫穷的社会状态下,有时候真不能对人性寄予过高的期望。即使是日渐富裕的现在,社会和人性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远的不说,就以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爆火的事件为例,某地在国庆期间举办音乐节后,附近的村民对乐迷和露营区的物品进行了“搬迁”,一时成为人人关注的热点。
(4)所以,只有认识和理解了上述举例,我们才能再还原到书中的场景,尝试了解和还原上个世纪的旧社会农村生活。真实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肯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好的一面。以自己的体验,包括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来讲,书中描述的乡村生活未免太过于美好和乌托邦了,存在”过誉和美化“之嫌,一些场景和情节是值得推敲的。
(5)先从书中开头来讲。沙湾陈家与舒家坪的械斗,是由住在沙湾的独门独户朱达望引起的,在械斗中,四跛子被迫杀死了自己的亲外甥引发了命案,然后沙湾的佑德公去拜访邻村桂老儿,两个村里德高望重的乡绅贤达通过私下沟通,巧妙地将矛盾化解为无形。
这里存在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一是两个村本就是世仇,因为争夺水源发生的械斗也不是一两次了,此次出了命案,常理上来讲是很难轻易善了的。四跛子的姐姐喜英,为儿子之死上门找弟弟哭闹过,但也仅仅是哭闹而已,她的男人祖贤和弟弟祖明似乎未表明任何态度,这与现实生活难以相符。按照农村里的规矩,械斗中如果村里死了人,这就绝不仅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了,需要族长开会、村里话事人共同商议来决定下一步行动。仅靠死者母亲的意见就能决定事情发展?死人那边的血亲不要求血债血偿?落败一方村庄的青壮年里,没有激进复仇派?此时,仅凭威望是难以解决问题的,事态往往朝着出人意料的方向去发展,而且往往是最坏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中国农村械斗屡禁不止的原因,村庄相互之间的仇恨可以绵延数百年,县政府出面往往都无能为力。书中,仅凭两个乡贤士绅出面,就轻易化解了两个乡村械斗发生的命案,恐怕与现实有所出入。
二是惹祸的朱达望家未受任何波及和影响,这有点难以理解。沙湾的人全部都姓陈,朱达望家是村里唯一的外姓,因为朱达望酒后发癫欺负了邻村的舒家伢儿,这才引起了两村人的械斗,导致四跛子被迫杀死了亲外甥。而且,沙湾的保长杨高本来就看朱达望不顺眼,加上他引发了如此滔天大祸,虽然此事最后平安解决落地,但朱家在书中却几乎未受任何波及和影响,难以理解。按照常理来推断,惹祸的朱家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是四跛子或其他族人,还是沙湾的保长杨高,势必都会将械斗的仇恨转移到朱家身上,而且大概率会对朱达望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绝对不可能让惹祸的朱达望逍遥事外。简单来讲,四跛子老婆桃香到县城里去打官司,朱达望家里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舒家坪那边四跛子姐姐的儿子因你惹祸而死,朱达望家里是不是需要赔偿?这种事情的处理,也需要遵循村民们的民意,符合他们心中朴素的公平原则,一旦处理力度不当,日后是很难服众和镇服乡亲们的。
小说里的佑德公是村里的乡绅贤达,扮演着乡土社会中的长老角色,自愿充当维系一方安定的主心骨。他稳重睿智、办事有方,出面调停沙湾、舒家坪两村的械斗事件;又深明大义甘于奉献,在日本投降后,带头捐出新收的谷物劳军;把自己在山上(凉水界)的八十多亩山林田地,全部无偿送给了自己的佃户和亲家;在水灾之后,带头出借自己的粮食给乡亲们度过难关;同样在水灾后,各家颗粒无收,交不出田赋,但是国民政府还巧立名目增加捐税,为了沙湾父老乡亲,佑德公又顶着压力带头抗税——凡此种种吧,这种过于完美和高大的形象令人费解困惑。他也是有子女后代的,但却一味没有任何私心私利的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种高尚人格的动机何在?为何这么做?为名?为利?受子女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或者说作为族长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作为读者,我觉得不太合情理,找不到这样大公无私的任何动机和理由,起码在书中未能感受到。
村里另一位退隐式的乡贤人物是逸公老儿(陈远逸),他将自己祖传的半座窨子屋,几乎是“强迫赠送“给了自己的叔伯兄弟达公老儿(陈远达)一家,关键是受赠方陈元达一家还特别小气,不仅分毫未出,反而不识实务不太领情,整个过程并不那么愉快………在现实社会中,难以想象会发生这种事情。即使是屋主本人愿意赠与,子女们会全部同意?就算如书中所说,子女们都视钱财如粪土,像烫手山芋一般同意把这么大的祖屋赠送给别人,难道就没有其他亲戚说闲话?村内的民意和风评如何?族内其他人的想法是怎样?因为全村人几乎都是亲戚,很多都是同一个祖先,这种“财产赠予”会带来嫉妒、眼红、不满和很多风言风语,给乡村和族人们之间的关系带来不稳定因素。若真像书中那样出于自愿“强迫赠送”了,在农村里是没有保密一说的,风评反而会倒转,大概率村民们会认为赠送房子的人是十足的傻瓜、蠢蛋和拎不清,不仅不会带来尊重,反而会引发更多的不解和不平衡,这才是乡村里更可能的现实舆论。
(6)书中描写村里的少数几个“负面人物”。
沙湾出了一个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五疤子,习惯性偷窃、赌博、惹是生非,最后五疤子参加了抗日军队和解放军,成了正面典型。从常理上来说,但凡村里有坑蒙拐骗的混混,一般都是三五成群,因为在外面惹是生非不抱成团的话,特别容易吃亏,尤其是在外村犯事,容易被往死里打。而且,混混们可能会有那种尽量不在本村为非作歹的心理,但在现实里则是不受控的,并没有那么多顾忌和道义,偷鸡摸狗、为祸乡里是常态。在书中,五疤子似乎就是一只独狼,他干的坏事着墨不多,但干的所有坏事都发生在村外,从未牵连到本村,更别提祸及相亲们了——这种“坏人”是有点费解的。
吃橘子分不清瓣瓣(指不太明事理)的陈扬高,在沙湾当保长长达二十余年,竟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团体和势力,这个不合常理。在村里当官,需要恩威并重拥有自己的势力和马仔,要在自己身边笼络起一个小团体建立一个小圈子,以血缘或利益关系为捆绑,有事能摆得平、罩得住、说得起话,否则,在村里会寸步难行没人买账。不说旧社会了,就看现在新时代的农村里,村上的一把手有没有自己的核心圈子和势力吧,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乡村里更讲究硬实力,亲兄弟越多说话越硬气,村民们普遍畏威而不怀德。村里一把手与“村霸”这个词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在书中,保长杨高在村里极其隐忍而克制,不仅未收拾他看不顺眼的人(如朱达望家),反而处处尊老爱贤,完全站在村民的立场上想办法,在征兵、交粮征税等事情上与县政府的人进行周旋——这些事情与人物的设定,在合理性上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总体感觉,书里描写的那个乡村,承载和寄托了作者很多理想化的愿望,被描绘了一个类似于乌托邦一样的乡村社会,那里的人都遵循仁义、守信的道德规范,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上不越界不逾矩,洋溢着真善美的品质——关键在于,这些人物具有的性格过于完美,而且没有看到足够的理由和动机,所以,难免会让读者有这样一种直观的感觉:书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刻画,存在“过誉和美化“的嫌疑,它可能符合作者心目中那个“美丽故乡”的设定与投射,但与真实的乡村生活并不一致。
(三)真实的乡村生活是什么模样,或许每个群体心中都不一样。
现在我们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农村生活离中国人应该是渐行渐远。现在,不同的人群,如80后90后和00后们,对乡村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真正的乡村生活应该是什么模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答案。
也并不是说,在文学作品中,就一定要刻意去揭露和批判人性在社会生活中丑恶不堪的一面。在乡村里生活的老百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群体,既有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点,同时也有精明、圆滑、占小便宜等缺点,这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真实的存在,这都非常正常。
不懂乡村,就无法读懂中国,不懂宗族,无法读懂乡村。
因为深刻的理解,才能有更深刻的热爱。正是因为我们了解自己的民族,洞悉自己这个群体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才更珍惜和热爱,更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中华民族经过无数困难之后创造的这个新时代,无愧于无数浴血奋斗过的先辈祖先们。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
回归本书,这本书仍然值得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