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兀自讨厌,我兀自精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缩影都是一个普通人:那个迷茫、自卑、不快乐,不成功的青年,好希望有一个智者来引领我们披荆斩棘,扬帆远航。
智者如明灯,最终还是我们自己走向终点。
我们初出茅庐时,斗志昂扬,冲杀四方;屡屡碰壁后,有委顿,有放弃,有坚持,有的突破,人类的劣根性是根深蒂固的,而我们能做的是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命运齿轮的转动,来源于意识觉知,而后是意识下的行为。
如何看待人生不如意,是纠结于自己无法改变的成因及历史,还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自己行为的真实目的,对症下药。人大多为自己的不如意,先找一些原因,让自己舒适地躲进去,不愿打乱现有的秩序去改变,欺骗自己,按摩一下情绪。从不找原因开始,赋予已发生的事情积极意义,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抛开过去,让自己改变,你慢慢会爱上你自己,形成自我肯定,你会变自信,你会深切认可自己,你就不需要从别人寻求认同。如果你不当下改变,自我认可就是空中楼阁,你还是你,懂得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自我完善后,命运的齿轮转到下一站,社会关系的处理。
当觉得自己闪闪发光时,你足够自信,足够笃定,就有了自己坚定的人生步调。在如此纷繁,拼命输出的年代,不在社交中博彩,不盲目自信也不自卑,专注于自己的时钟,不过度努力,也不虚度人生,不盲目焦虑,也敌对人际关系,勇敢正视自己,不怕露短,不怕自己的不同,不怕别人异样的目光。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有足够的内核,足够的能力,足够的勇气兀自绚烂。
界定清晰的边界感减少自己的烦恼,也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困扰。不让别人干涉自己,也不好为人师,无端影响他人,各自做好自己,一起灿烂。
嘿嘿,秉承这本书的内核:赋予事情积极的意义,就不解说这本书过于极致而略显绝对的地方。理性是严谨的利剑,感性则是模糊的潮水。讲道理针针见血,谈感情则可能越理越乱。每个人无法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认可,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个认定的归属,每个人不能如圣人般依靠贡献感知幸福,毕竟普通人不是永动机。
关键可能是我、亲人、好友、世界之间,有一个尺子,我们保持好独立清晰的分辨力,同时具备强大的自律执行力,把握好度,勇敢地为我所为,爱我所爱,搭建属于你自己的内循环,这个循环里有你想有的,没有你不希望有的,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
最后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意念的人,情绪自控,价值自给,认可自足,幸福自寻,行动自驱,世界纷繁,我有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