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龙傅
评论
为进步定价
4
2023-11-15 00:25:06
已编辑
天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主要描述了美国经济统计的历史,经济统计的发展从最初的“道德统计”,主要是记录包括酗酒、犯罪等不良嗜好的中比例和种群特征,更多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媒体以及种族主义需要,到后来开始过渡到“人口统计”,开始意识到人口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再到后期开始“经济计量统计”量化记录实际经济指标从而为经济政策提出指引,最终到最后再度回归到关注”不平等统计”重新关注到人发展的本身。 从美国经济统计的历程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 1)为何需要经济统计?在美国早起的小农经济环境之中,大家更关注道德统计,其实与当下人们的八卦心里并无二致。但是当美国产生了失地农民并且城镇化的时期,社会分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要素得以分化,这个时候每一项生产力要素需要被单独的赋予价格(土地租金、资本利息和劳动力成本),此时计量统计就有了必要性,因为我们需要去评估租赁土地、借入资金和雇佣劳动力是否具有正向收益性,因此统计以及现代金融都是需要伴随着社会分工得以发展。而美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落后于英国的,因为美国早期地广人稀,不容易产生失地农民(英国从圈地运动之后诞生了现代金融体系),所以自给自足的经济维持周期比较长。 2)稀缺和远距离投资才能发挥统计的价值真正让美国统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让美国各个区域串联起来,从而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稀缺性,优质站台货仓等成为了稀缺性;另一个是需要远距离投资。这两点都让统计变得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去量化一个商品的稀缺性才能更好的定价,而这种稀缺性在铁路高速发展时代可以通过各种货物流和贸易流进行量化。铁路的发展也倒逼需要投资者远距离投资,因为我们无法都感性的去认知投资收益,而需要通过数据去推测投资的可行性。 3)统计数据的发展也折射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美国统计数据的发展背后也在给与经济发展一些规律性的启示,劳动分工是现代金融和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的核心,这个前提是需要产生失地农民(无产阶级),因为这会提供单独的劳动力要素,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会增加,从而会带来两个影响,一个是压低了劳动力要素价格,让雇佣劳动力要素进行工业生产变得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要素为了维持生活需要购买其他生活物品,从而也创造了需求,这个时期资本相对缺乏,会提供资本较高的收益率,这样就让城镇化速率比较高的国家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视角去看当下印度和东南亚的发展。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孟龙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