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个人传记

这本《高罗佩:其人其书》,是世界上第一部高罗佩评传,也是不走寻常路的个人传记。


一般人立传,大体以时间为轴,按照生平事迹逐一写来。作者扬威廉先生1957年才第一次接触高罗佩的作品,与他从未谋面,本书出版于1987年,彼时距离高罗佩仙逝不过20年。况且,荷兰国内对高罗佩先生在文学领域的评价当时并不算高,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关于高罗佩的资料也缺乏整理,即便作者有心按照惯常格式来写传记,怕也是有心无力。于是,作者另辟蹊径,决定以高罗佩人迷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记录下其个人对高罗佩的评价。
作为资深人迷,整部作品中对高罗佩的赞颂乃至是崇拜是不难感受到的。但作者毕竟也是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即便搞偶像崇拜,也不能像我们平常人那样只会用一些肤浅的形容词。他想出“场景对话”的形式,将他对高罗佩的理解,分成了一个个小的场景。十四个章节,仔细品读能感受到每个章节想要评论的重点,确定之后,搜集各方面人士对高罗佩的评价,中间夹杂着一些作者自己的所感所思。这样,读者的目光会被那些看起来五花八门的评论吸引,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太友善或者有些荒谬的论调,即便作者在回顾高罗佩的生涯中出现不少小错误,读者也不是特别在意。


本书作者最成功的一点,即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通读本书,可以看到禅宗对作者的影响。另外,嬉笑怒骂的文字风格,在表现出作者个性的同时,也很好地将那些一本正经的文字所很难完美表达的内容,在一个个看似玩笑的语句中展现出来。书中有段细节:关于中国房中术的研究,在荷兰掀起了一阵东方旅游之风。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那些歪果仁在走下飞机后,发现“货不对板”时那种错愕、失望的表情。这种对无知和傲慢的嘲笑,远比那些批判的文字来得更加有力。

本书的译者张凌女士,是在译完《狄公案》全集后,为本书的英文版序者所相中的。此前曾入手张凌的全译本,与此前他人的译本相比,张凌译本文字更加流畅,而且在注释上要详细很多。而且,她还会虚心和读者交流,围绕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翻译这本薄薄的传记,她也做了悉心的准备,不但对于原著存在的小错误提出了订正,而且还对高罗佩作品中涉及的汉学问题有所涉猎。我们能从中读懂很多埋藏其中的“梗”,面对作者的调侃能够会心一笑,这些应该都归功于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