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平!偏见夺去了多少孩子的生命

因为爱悬疑推理才入的书,但是看完以后却发现,谁是凶手已经不重要了!我们这一生,到底需要多少爱和勇气,才够我们平安、健康的活下去?!
『那个夏天所有的死亡都以一个孩子的死亡为开端——那个戴着厚厚眼镜的金发小男孩,死在了明尼苏达州新不来梅郊外的一条铁轨上。』 小说一开篇就奠定了全书的死亡基调,但我却读不出以往阅读悬疑推理故事的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环绕在心间的只有淡淡的悲伤。 1961年的夏天,13岁的弗兰克和弟弟——11岁的杰克经历了3起命案。 13岁的博比·科尔,充满童真与懵懂,是一个很可爱很安静的男孩子,死在了火车铁轨上; 之后是一个被称作“老船长”的男人; 接着是河里漂浮着的红色身影,那是弗兰克的姐姐。 在前文,博比的葬礼上,姐姐是有穿着一袭红袍在弹奏风管琴。她今年满18岁,她的美好,像是人人心头的白月光。 如果说博比的死对弗兰克和杰克来说,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临近,那么姐姐的离世,就是生命中第一次与死亡的最近距离接触。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会遇见很多死亡,小时候是不懂的,身边的一些人,死了也就死了,不是太懂死亡的意义。 而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到了一定时候,身边的某一个人突然离世,开始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什么会死亡?死后是去了哪里?值得吗?我们能做什么? 提到博比的死,格斯问到一个问题:“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杰克回答:“意味着他不用担……担……担心任何人再笑……笑……笑话他了。” 读到这里,心里狠狠抽痛。那些所有离开的但不是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心里最后的防线总是会被一根“稻草”压断。 杰克口吃,很多人笑话他,他很生气,所以他在格斯问话以后才说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可以想象,当我们小时候被小伙伴们抓住自己的缺点狠狠踩踏时,我们也会觉得就是经历了奇耻大辱。得不到爱,得不到关注,当自尊心狠狠受挫,当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时,死亡,成了最好的解药。 这部小说从一个13岁孩子的视角来描写了三起死亡案件,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是非常的曲折,特别是感情故事,甚至说是有些太过扭曲。 但是想到这是国外,或者说值得写出来的故事,大抵都不会太平静,便也释然了。 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再看到有一些骂小孩“弱智”之类的话,就觉得很是气愤。 每个小孩都值得被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