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上的错位、人物上的架空

作者是既想写革命冲突,又想写缠绵爱情,但非常可惜,至少个人看来呈现给我的是——浪漫化的革命、“革命”化的爱情,对两条重要的主线描写上完全错位。 借着浪漫美好的笔调描写工匠,把冲突简单抽取成了几个人物之间的交谈对话,通常革命、派别斗争中该有的暴力、流血却近似没有,完全把真正现实的苦难给冲淡了。当然这也和作者选择的方向有关,作者还是只落脚在男主人公帮工的工匠周围,并没有选择大开大合的革命斗争。此外在人物塑造上,也惊人的“积极向上”,并不存在很典型现实的人——要么是像男女主人公一样过于理想的性格,要么是存在缺点但仍然不会觉得算是恶人,全书来看,没有几个特别消极负能量的人物,理想到不可思议,也因此导致我作为读者对书中人物缺乏认同。 如果说浪漫化的革命,我尚且可以理解是因为作者并未切实深入底层,在创作中无法还原或者虚构,所以显得有些虚幻;而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却又没有前者的虚幻而是干巴生硬了,两人的感情发展完全没有让我看到情感上的感染力,但很奇妙的一点是——在男主独自回想女主的时候却又能不时传递出暗恋的那种苦涩和小心翼翼。两人之间过于“圣洁”了,然而你说是柏拉图式爱情吧,又没有看到两人思想上强烈的碰撞,这依旧是上面吐槽的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候出现了问题——女主人公这个人物可以说抽象、符号化得可怕,你可以说她智慧、秀美、端庄,堆砌一切美好的品质,但也仅此而已,是非常非常非常立不住的一个人物,完全等于一个没有思想的角色空壳。男女主之间还远不如女二男二之间的感情塑造吸引人,男二女二两人看点多多了——浪荡随意的侯爵夫人&贫困有才、变心的青年,两方都在这段不伦的爱情中堕落不已,那种野蛮的生命力比男女主之间真实多了。 然后,作者的语言也挺絮叨的,有看雨果作品的感觉,没错我想说的就是有点啰嗦。以及,作者在叙述中特别喜欢跳脱出来对人物、背景进行评价,这种写作的方式有人喜欢,但不巧我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