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克絮佩里、妈宝男和永恒少年
今天在中图网发现一种《成为小王子:圣埃克絮佩里手稿书信集》,黄荭翻译的。作者是圣埃克絮佩里的侄孙,之前上译社出过他的《圣埃克絮佩里:天使与作家》。
这本书大概和《沙漠里的一口井》有重合之处。“一口井”收录的也是圣埃克絮佩里的书信,黄荭主编,翻译则是他人。书信的主体是圣埃克絮佩里写给妈妈的。两年前,我认真读完此书,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圣原来是个“妈宝男”呀!
这一点在斯泰西·希夫那本精彩的《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也有所体现。有人评价说这是一本“祛魅”之书。不过对我来说,倒没有什么幻灭。从大学开始,通过三毛的介绍,知道了《小王子》,一直对圣埃克絮佩里保持着兴趣,但也只是若即若离,并不特别投入。在并不沉迷、但持续数十年的阅读中,对圣埃克絮佩里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按照《论语》的说法,是“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最初吸引我的,自然也是《小王子》里纯真的心性。红尘滚滚、浊浪滔滔,保持一种“纯真”,总是可贵的。
但我一直知道,“纯真”要有限度,不能流于傻白甜,否则不仅不见容于世,也会背离天理。像顾城那样的纯真的心性,最后的结果其实非常丑恶。圣埃克絮佩里当然和顾城有很大的差别。读完他写给母亲的书信,倒是有种戏谑的心情,咳,这可爱的妈宝男。
我的遗憾更多是读者的误解,或者一厢情愿。《小王子》的原型,当然是作者自己和妻子,但其实,只要真正进入那个世界,会发现,小王子的生活并不是读者想象出来的那样“美好”。我敢笃定,玫瑰带刺,并不在乎小王子,小王子也并不真正爱玫瑰。“爱”,那只是一种愿望,一种好人的愿望。
圣埃克絮佩里真正的隐痛,大概是路易斯.德.维尔莫兰吧。她早给他发了一张“好人卡”。阶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可惜,对圣埃克絮佩里而言,也许路易斯.德.维尔莫兰是更高一层的存在。
在把圣埃克絮佩里和妈宝男关联的时候,发现有本书《永恒少年》,荣格学派的一位学者写的,分析了《小王子》里的“永恒少年”形象,说这是反成长的。不知道作者是否读过圣埃克絮佩里的书信,如果没有,仅凭《小王子》分析得出结论,确实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