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树真的能遮住核导弹吗?
1962年7月的某一天,43岁的苏联导弹师师长萨申科正坐在一架直升机上,从空中巡查古巴。他想,上级说古巴遍地都是棕榈树,它们到底在哪呢?
一
七个星期前,萨申科的上司,苏联战略导弹军司令比留佐夫假扮成农业专家,对这个加勒比海岛国进行了秘密访问。访问的主要目的,是给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带去赫鲁晓夫的建议:在古巴秘密部署苏联的核导弹。当然,炮兵出身的比留佐夫没有空手而归。他给赫鲁晓夫带回去了一个建议:古巴的棕榈树可以用作掩护,遮蔽部署的核导弹,这样可以躲过美国的空中侦察。
但当萨申科带着专家组重返古巴,实地勘察基地选址时,才发现这一计划似乎并不可行。古巴的棕榈树林并不是想象中郁郁葱葱的森林,每颗棕榈树之间的间隔能达到十几米,最多也只能遮着地面上六分之一的面积。苏联的导弹基地绝无可能骗过100多公里之外起飞的美国侦察机。果然,苏联导弹运抵古巴后不久,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就拍到导弹基地的清晰照片,古巴导弹危机就此拉开序幕。
棕榈树只是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所遇到困难的一小部分。去年5月,俄罗斯为纪念古巴导弹危机60周年,解密了当年的一批苏联资料。这场几乎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带到核战争边缘的重大历史事件,并非出于地缘政治的周密筹划,更多只是赫鲁晓夫的冲动之举。
在1962年5月的国防委员会主义上,赫鲁晓夫首先提出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设想。仅仅3天后,苏联的军队领导层就拿出了绝密行动计划:向古巴部署一个8000人的导弹师以及60枚弹道导弹。同时,向古巴派遣陆军和空军部队,保护导弹基地安全。派往古巴的部队总数为44000人,外加1800名工程和技术专家。赫鲁晓夫大笔一挥签字同意。之后,其他15名苏联领导层在计划上签字表示同意。
在当时,苏联还没有向境外部署一整个导弹师的经验。为此,苏联军方制定了复杂的运输计划,从克里米尔、加里宁格勒、拉脱维亚的耶利亚帕、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等诸多港口,向古巴运送导弹、工程装备以及各类武器装备和人员。
为了掩盖如此庞大的行动,苏联将行动命名为“阿纳德尔”。这是一条位于苏联远东的河流,从西伯利亚流入白令海。苏联试图以此转移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力,让美国人认为苏联要在远东搞什么行动。
二
苏联的大规模海运计划倒是顺利。在3个月的时间里,苏联由85艘大型商船组成的船队,满载导弹、工程装备以及飞机、坦克等重型设备,源源不断地从黑海、波罗的海出发,穿越地中海和大西洋,最终抵达古巴。
美国和北约并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苏联的行动。根据解密的苏联档案显示,船队在航行过程中,至少有50架北约或其他国家的飞机靠近船队进行查证。为此,苏联专门制定了计划,一旦面临美国登船检查的风险,苏联船队就实施自沉彻底沉入大海,绝不给美国留下把柄。幸运的是,这一计划最终没有排上用场。
但真正的麻烦是到了古巴之后,苏联的计划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制定的,很少有人知情,在行动前也缺乏相应的准备。首先,是没有足够的人会说西班牙语,临时紧急学的西班牙语远不足以与古巴人交流。其次,由于行动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勘察,苏联人到了古巴才发现当地的岩石地质坚硬,很难进行平整施工或挖掘地下掩体。第三,苏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装备对热带气候也很不适应,经在将近40度的高温中加班工作。最关键还是隐蔽问题,苏联装备的绿色隐蔽网与古巴的热带地貌格格不入,简直就是美国侦察机的“活靶子”。
面临这一系列困难和障碍,苏联导弹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原本总参谋部要求在11月1日前完成导弹发射阵地的建设,但是无论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加班加点,到10月中旬,苏联在古巴的导弹阵地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完工。到了10月14日,美国的U-2侦察机拍到了苏联导弹基地,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历史本身。
三
古巴导弹危机历时13天,最终以赫鲁晓夫让步,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结束。讽刺的是,当赫鲁晓夫下令撤出那一刻,苏联的导弹阵地其实刚具备发射能力。但这为时过晚,苏联在冷战初期的一次冒险行动,也以彻底失败告终。
多年来,各国学者对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的对抗博弈和决策有过诸多研究。其中,格拉汉姆·艾利森的《决策的本质》,也已经成为政策研究和博弈论研究的经典著作。
但最新的解密档案显示,苏联的决策机制除了小圈子决策外,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美国正确的反馈机制。
苏联的决策机制由上而下,领导层对于古巴的情况并不了解,在一个小圈子里,通过极其保密的方式制定了行动计划,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而当计划开始执行后,任何反对的意见也很难被采纳,计划很难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事实上,赫鲁晓夫不是不知道要隐蔽导弹行踪,但他却以为苏联的部队具备这个能力。苏联的一线部队也知道美国空中侦察厉害,劝说上级另选基地。苏联驻古巴军事顾问德米特耶夫被召回莫斯科听取指示时,就质疑行动可行性,指出美国的高空侦察能力很强。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则在桌子下猛踢他让他闭嘴:上级已经批准了计划,你们负责执行好就行。
在导弹危机之后,苏联领导层不出意外的陷入相互指责的游戏。赫鲁晓夫则急于让事件翻篇,害怕过度指责军队引起军队的反对。军队则怪领导层过度集权。最终的结论很快形成,苏联的计划失败只是因为运气不好,下一次运气好一点或是更加注重细节,精心筹划的战略计划就一定可以成功。这样的心态,在入侵乌克兰事件中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