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巴基斯坦吹来

回顾过去的2023年,女性主义依旧是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涌现出一批打破刻板性别印象、倡导尊重女性主体的影视剧作、综艺节目、书籍刊物,女性主义的观念逐渐普及并扩展深入,人们不断的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细节中思考存在对女性的束缚,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已然从女性主义的“觉醒”走向更广泛的接受与积极“发声”,女性在面对不公、暴力等问题时,敢于面对、敢于曝光、敢于讨论、主张权利。

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至现代亦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地域、民族间,在不同的代际、年龄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状态间,都存在差异化的理解,这也导致理性的讨论走向极端,概念被异化和乱用,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回归理性来看,我们需要结合现实与实际去看到这一问题,我们习惯了身处环境的具体情况,为此产生一个方向性的固化思考,最近阅读到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我仍能活得像风》一书,有了深刻认识。

巴基斯坦对我们而言并不是陌生的国度,但在习俗习惯、民族信仰、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22篇短小说和41首诗歌,从一个侧面呈现出巴基斯坦女性形象,在情节的布局、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设定上带读者有效探索巴基斯坦女性实现自我解放的路径和可能性。真正的女性主义绝不是读一本书、看一部剧,喊一喊口号来发声这么简单,需要的是一种切实的改变与行动,于当下依旧保守文化语境更为浓郁的巴基斯坦,更呼唤真正的女性主义。

我们能有机会与巴基斯坦文学会面,能读到《我仍能活得像风》一书,丰富拓展对女性文学的阅读,源自于“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对本书的引进,书中涉及了女性职业从事、婚姻家庭、生育养育、亲情友情、社会活动、权力平等、制度秩序、命运际遇等话题,可想这一本书收录的内容在巴基斯坦会有何深刻于深远的影响,从短篇小说与诗歌的阅读角度看,极具地域风格,内容主题鲜明,为读者塑造起一个文学中的巴基斯坦立体场景。

就当下而言,巴基斯坦女性依旧遮蔽于社会现实场景之后,这些女性作家以自身真实的经历讲述着,也在为这个社会记录着。带给人特殊的女性视角,必将是一场最有利的变革。女性的真实处境与现实命运得以被讲述,必将能引发共鸣与思考。《永别了,新娘》在一个畸形的生活环境中,塑造一起悲剧。《放逐》将一场重大家庭变故的影响发酵,女主以卑微得以苟活。《首席嘉宾》呈现出对社会现象极力讽刺的勇气,为女性呐喊。

读毕,我在这些女性作家的创作中,更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她们的笔在书写自己、家人,更是在与命运相搏,真正的权力|运动,并非什么轰轰烈烈的重大举动,振臂高呼的隆重场面,最细微处的呼声,产生于生活的细节,最普通视角的记录,对复杂性的拆解,源自于日常的书写,必将汇聚成撬动保守、固化、陈旧的力量,打开精神世界。《我仍能活得像风》中还有许多故事我没有剧透,因为希望每一个感兴趣的读者都能走入书中,有所读有所思。

最后借用书中所收录阿夫扎尔·陶西夫的诗作《一个影子,一段过往》中的一句,“黑暗也许会降临,暴风雨会肆虐,枪林弹雨开火,……,我们的希望不灭。”我们的希望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