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真实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阅读时长约5个小时。一共九篇对谈,与锺叔河的对谈就像仰望一棵老树,学者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也带着一丝不慌不忙的从容。他说“寻找真理与时代限制无关”,“我绝不讲一句我不想讲的话”,自有一派风骨。
戴锦华这篇访谈又被嘲笑了,毕竟真的好晦涩😵💫劳东燕说面向大众与面向学者的语言是不同的,戴老师张口就来的名词属实太多了些。“大众文化事实上充当着公共议题得以显影的场域之一….”其实仔细读也能理解,但读每一句都要强打精神真的累。
景凯旋将对文学的热爱上升到对人学的关心,“虽然大家都嚷嚷着庆祝无意义,但我总觉得不对劲”“把自己扎入困境中,答案才会慢慢浮现”,重点讲了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对抗异化,以及文学作为避难所的意义,挺喜欢这篇的。
同样研究历史的罗新也强调记录的意义、重视作为个体的个人生活。“你没有文化创造,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项飙关于优绩主义的讨论蛮深刻的,你口中的梦想究竟真的是你自己的梦想,还是霸权的投影?识别拜物教的真面目,成功的定义应该由无数个人书写,在平均分从60分被迫拉高至80分的今天,不随波逐流具有重要意义。
劳东燕身为法律界少有的高层女性,让我意识到女性进入法律体系是多么重要。抛开律师身份不谈,她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心也值得我们学习。“每一次的苟且让步都会使自身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
将这几位学者统称为社会学家吧。好几个人都提到老百姓总喜欢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确实,一方面我们的经济水平还没达到,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社会文化似乎对于公共事务通常是漠视的,造成了大众在公共事务中的缺席。关心身边的事务吧,太宏观的东西与小人物无关。
“面对宏大的东西,学会一层层把它具体化,面对小问题,则将它放到宏观的制度化结构中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