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虫 痛痛痛 苦苦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旧文重看,比起当年在贴吧看的时候感触复杂了很多,一时间各种言语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第一时间难住我的居然是,该给几星呢?感觉给多少都不合适,姑且搁下写完再说吧。某种程度上说,蒸蒸日上的时期这种故事无甚可读,大环境变得寒冷、前景难辨时读它反而别有一番风味。
1.挑挑刺
以2024年的眼光去回顾这篇作品,整个故事中自然少不了各种看不顺眼和不可理喻的地方——读老书么,对它的局限性总归得有个相对的预期。考虑到这一系列故事的起点是十几年前的李毅吧,很多思想表达上的局限性都能得到相应的解释。那些当今眼光下值得诟病的地方,背后用意也许是作者自身感悟,也许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又或者仅仅在迎合受众,我不认识作者却是得不到答案。
就拿行文里随处可见的倒贴和双标来说,前者只不过是沿袭自书生女鬼笔记小说时代就有的一种落魄文人幻想,后者则非常值得玩味:在李毅吧象征的近下沉(真下沉倒未必有这么多文青肚肠)视角下,当人已经被阶层、性别乃至身份的标签切分成三六九等时,“标准”自然地跟随着身份有别变得五花八门。大家就像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挑西瓜有西瓜的标准和价格,挑苹果又有它自己的一套,这里的人在感受到来自现实的异化压力时,便一视同仁地将自身和所有人都破罐子破摔地物化了。先在这里把这点问题都在这聊完了,后面就好讲了。
2.文字
整个三部曲的故事在写作上最鲜明的优点,大概就是文笔了,作者在短篇写作方面具备着出色的才能,这一点毋庸置疑。
和大冰(如今的烂梗人柱力)之流曾经的畅销书作者不同的是,此类更加野生的写作者,其文字可读性上反而更耐得住时间考验——死涵的《网管》和猫帝《长岛的雪》现在读来依然十分有趣,《小张与小丽》三个故事情情爱爱写的多了稍逊半分。虽然我仍会因时过境迁,在阅读中偶尔觉得尴尬并且抽离,但这和被大冰们写的东西折磨显然不是一个性质——过期食品和排泄物化石还是有区别的。
开开550的文字在雅俗私货之间看起来没什么章法的反复横跳中,显得非常不加雕琢。但它在需要时的情感传达是精准而真诚的:对这样靠才气驱动的野生写作者来说,三部曲第一人称下大量的心理活动书写相当于一种自我剖析;第一部的故事结尾,《青青》开头结尾的梦境,在我看来也都十分精彩——这些东西也足以使相当数量的读者与之共鸣。
那么对我来说这三个故事传达的何种情感最为直击心灵呢?是爱吗?当然不是,写得最好的是痛苦和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人类最真挚也最普遍的情感。
3.可怜
我接下来的问题和感想或许绝非作者本意,但我所读到的哈姆雷特它就是这样了
如何带着关怀去写一群平凡的生活里的可怜虫而又不显得高高在上?三部曲给出的答案就是置身其中,成为他们。三部曲故事里所有的角色,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都是可怜虫。
他们贪他们嗔他们痴,他们求而不得,他们错失良机,他们有不可理喻的观念,他们有莫名其妙的坚持,他们自私,他们委屈,他们丑态百出,他们被裹挟着按部就班(你要有一份能糊口的工作,相亲结婚、买房买车、生儿育女,把日子过下去,没有为什么,硬要说的话就因为你浑浑噩噩或是命比纸薄),他们没有想过也不打算再尝试任何的离经叛道或是抗争了(又或许已经失败认命)......他们把剩余的心火和能量全投入给“爱”了,他们还他妈的是追求“真物”乃至“完美无暇”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捧在手心里的“真爱”只要蒙了层灰扎了根刺,那就宁可就此断绝或是从未开始。
矛盾吗?充满矛盾。可悲吗?十分可悲。
这一切跟爱情其实没太大关系,可怜虫们生命里累积起来的逆流成河的痛苦,只是找了一个叫做【爱情】的决口喷薄而出,然后顺着前人的路来止血和麻木——这之中青青确实是特殊的,不是因为她别具风情或是善解人意,而是她在别人的追忆中逆流而去【宁做我】,即使在寻常的视角来看并没取得半分胜利——似乎只是离开了个真心实意可但对她也不怎么样的男人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呢?
可叹,但不知道该作何感叹。
我觉得可怜,但如果角色们是活生生的,他们一定不需要我的可怜。
4.无题
曾经李毅吧的丧比气质是跟别处不同的,他们不像现在这批人那样酷酷地摆烂或是有所克制地发癫,而是一边体会(或是想象)着【被现实这样的无形巨蟒一点点绞杀】的绝望一边自轻自贱自嘲自毁,其中具才气者余留文字,就像是多年前的毛头小子的临终绝笔,抑或是性转的卖火柴小女孩不太体面的最后一梦。今人若是被大环境中的寒气波及,或许也能稍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