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整理的不错

当做夏代的文献资料整理来看还是挺不错的,第一部分从系年、都邑、族氏、史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引经据典,资料详实,给读者建立起一个文献上的夏代图景,这是当代关于“夏”的书中很少见的。 书中一些观点很有意思,比如对尧舜族属、禅让制的解读,释为夷夏轮替执政,真是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还有禹征三苗表现为石家河文化的更替,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鸟形器则是传说中的“句芒”象征,是夷夏联手征服苗蛮的证据等等,皆颇有见解。 同时在文献整理中,将后羿篡夏,寒浞弑羿,少康父子两代艰难复国的这条线梳理的很清楚,如斟鄩、斟灌等姒姓部族的变迁、夏文化疆域的考释等等,也让人看得大为过瘾。 之后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则是关于“禹域”内的龙山时代遗存,以及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学资料统计,稍显枯燥,有一些不错的观点可供吸收。 后面是文献与考古的结合论证,这就很尴尬了。明明当今学术问题一大堆,关于夏文化上限、夏商分界、新砦的属性,甚至二里头到底叫不叫夏都尚无定论,且作者也无过硬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就匆匆下了结论,委实太过着急。 而且作者重建夏代信史的核心理论,居然是相信。 先去相信,然后再在这个框架里去找东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譬如先射箭而后画靶,这种方法真的科学吗? 不忘重建古史的初心,那也得实事求是吧,二里头才发掘了2%,继续等下去不好吗?重建古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凡事勿要着急啊。 最后本书的前两篇附录很不错,挺喜欢看这种学术史的,后续准备看该作者的《追迹三代》。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