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到地方——基于经验的塑造
久闻段义孚的大名,这书也很早买来,但直到今天才得以读完。
段氏不愧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之巨匠,小书不过二百来页,但旁征博引、纵贯古今东西、横跨文理,展现出作者极开阔的视野。尽管框架宏大,但作者行文流畅,结构介于致密与松散之间,逻辑严密。内容涵盖多方,每一章几乎都成为当下学界所关心的话题,足见段氏此书理论上的影响力。
段义孚并不是擅于使用大量抽象复杂概念的学者,相反,他重视对于直观感觉的运用。这也是他在理论上的重要特色。段氏在本书所采用的三个核心概念,即“空间”、“地方”与“经验”都是相当容易理解的词汇,而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简单。质言之,即“空间”在人们通过“经验”的加工下,最终形成了“地方”。
段氏指出,“空间”应当是开放与自由的,同时也应当是抽象而非具体的。在第四到第九章,他着重讨论空间,从身体与空间、宽敞与拥挤、空间能力与空间知识、神话空间、建筑空间、经验空间中的时间等方面切入,揭示空间的一些性质。他也指出,“地方”是具体且为人们所熟悉的。在第十章到第十三章,他从恋地情结、地方形成与地方的时间三方面探讨了关于“地方”的问题,揭示人们如何运用经验加工概念上抽象的空间,使得它转变为让人感到依恋与熟悉的“地方”。
本书最初出版于1977年,中译本出版于2017年。尽管距离初版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其中的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乃至文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