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来酣畅淋漓的历史小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缺乏专业素养,更多是茫然,激发一切行动力的推力源于好奇和渴求。
上千年的历史所记录的是风光无限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事迹,以此来启迪后世,而被淹没在缝隙中的小人物是一副怎样光景,这是好奇的点。而渴求的是日常范围外的知识,这个阶段是有趣味的,是通俗易懂的。
北大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聚焦于“汉魏革命”和“北魏墓志”两大主题,用别样的角度梳理出一条既充满知识点又新奇有趣且富含人情味的历史脉络。
汉献帝“禅让”于曹魏实现政权更替,掀开冰冷严肃语句的外衣,下面充斥着野心与精心谋算,自这念头起,汉献帝便已沦为边缘人物,他成为终结东汉的一个符号。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献帝的作品虽然冠以他的名但他实际上只是个旁观者,目送时光流逝中发生的事件汇集于历史书写者的笔端。他是个被历史裹挟往前的特定人物,笔尖对准他所记录下来的多是狼狈和窘迫。
从皇帝到成为山阳公,汉献帝的声音一直是微弱的,有人借他说出符合自身立场的话,如“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郗公,天下宁有是邪?”,而在旁人看来正些话十分贴合彼时境况的刘协。
书写者的寥寥数语向曹魏和西晋精心布置的“正统”承接发出挑战,曹魏从功臣变为汉贼,在曹魏代汉之前,曹操与荀彧之间的分歧也是十分有趣的,荀彧“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在今日看来明显比曹操更为志向宏大。
西晋后开启五胡乱华的历史局面,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充斥着杀伐角逐,也有南北政权乐此不疲互相起外号互相伤害,北魏拓跋部和赫连夏铁弗部有许多相似点,他们共享“虏”这一蔑称,且都发迹后将朝都定于北境地带,与在中原腹地建立的政权有区别。正因如此,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然而孝文帝的这一举措也面临重重困难,冯熙、冯诞父子的墓志和所经历的三场葬礼当中有孝文帝与平京保守势力的博弈,之后北魏墓志文化吸取了南朝的风格,但皇帝并没有以强权干涉,而是随其自然发展,但无论怎么变化,冯熙墓志体现了变化的关键节点,也让我们看到在其之前与之后的明显割裂感。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寻找仇妃》这一章,众所周知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微弱且模糊的,跟着作者的笔触从一个名字到还原出她的家世背景与子女亲人及生活点滴的过程是有趣且令人欢喜的。与我一个普通读者来说,在书中挖掘古人生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是看书最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