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录与启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1章 恐惧期
1、本来多数博士项目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终身教授,但是今天,就读于美国研究生院的人中只有7%能够从抢手的教席中分一杯羹。2018年,美国大学协会(AAU)启动了博士教育倡议,“通过让多元的博士职业道路变得更加为人所知、受人重视、切实可行,在美国大学协会旗下的大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博士教育”。2019年,8家机构试点了这一提议,但截止本文发表时,尚未有对结果的量化分析。
2、今天在美国,只有约1.2%的艺术类和人文类博士项目的学生可以在顶尖院校得到终身教席。即使不限定是顶尖院校,情况也没有好多少。凡是拥有终身教席的人,只占读博人数的2%~7%。从另一个角度看,十名学者中至少有九名没有从事大多数人起初攻读高级学位时希望从事的行业。
3、探索学术外的世界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多年来,我第一次感觉我面前出现了更多敞开的大门,而不是紧密的大门。
4、不管来自哪个学科,最终进入哪个行业,在教授职业外成功的学者都善于结识新朋友、承担风险,并从每段经历中学习,不管是好的经历还是坏的经历。
5、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你谋求新的行业,你都踏上了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你将体验到个人身份在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1)你如何看待自己?(2)他人如何看待你?(3)你如何与周遭世界互动?作为一个群体,我们总是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不仅是一个行业: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天职。因此,在打算从事其他行业时,我们顾虑的不仅是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真切地担忧,一旦不再是学者,我们就不知道自己还能成为什么人。
6、不管你多么热爱学术生活,你都可以通过谋求另一份职业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快乐。2018年,康奈尔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了一篇论文初稿,详细地论述了学术界以外的博士如何比当教授的博士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这项发现中指出:即使是不情不愿地离开自己专业领域的人,也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
7、你已经具备了普通人不具备的技能,比如写作、研究和分析能力。你缺乏的通常是关于特定主题或工作环境的知识。一旦你获得了这种经验,你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可以比同僚们得到更快的晋升。一旦你适应了新环境,你的情况就会迅速得到改善。比起有很多经验却很少接受学习能力的正式培训的人,你可以更快地理清头绪,更轻松地综合各种信息,更清晰地解释复杂的话题。才能、智慧、干劲是永不过时的。
8、把你的自我和你的工作分开,会让你感到自由自在。在把时间、金钱、才能投入其他追求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我的工作只不过是一种养活自己的方式。虽然我很享受它,也为做好工作而自豪,但我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它是我的全部,或者它必须具有哲学意义才值得为之努力。
9、行动细则:
(1)开始写一本行业日志。第一篇日志应该说说你为什么进入学术界,离开学术界是什么感受。
(2)和某个你信任的人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聊聊你为什么想离开高等教育界。
(3)做些事情庆祝一下!你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第2章 鉴别期
1、摆脱最初对非学术工作的恐惧,会引导你进入一个鉴别期。大体上说,改行的这个阶段,要求你回答三个问题:(1)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2)你想从职业中得到什么?(3)你如何最好地协调二者?
2、一旦离开了学术界,你的个人和职业生活的五个方面就回到了你的掌控之下:地点、人际关系、职业轨迹、薪水、工作的意义感。评估这五个领域对你的重要性,是进入新行业的关键第一步。
3、一旦你抛弃这些信念(赚钱不是我们的天职),对你的职业和报酬采取更务实的态度,生活会变得更好。无论你最终认为财富不是你的首要关切,还是认为财富本身值得追求,你都无法回避一个简单的现实:金钱是我们社会用来帮助人们获得想要或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工具。与此同时,坚守一种贬低金钱价值的理想主义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允许学术机构剥削最在乎这些机构的人。
4、一个组织所做的工作类型更多地取决于其使命、文化和价值观,而不是其法律结构。在判断你有多关心你的工作对世界的影响时,这些属性才是你需要考虑的。
5、在一份工作事关重大时,你必然会感受到它有多么不同。作为一名学者,我研究一位在全球读者寥寥的冷门罗马诗人。没有人会因为我的间接而变得更好或更糟:我所做的事只影响到“学术讨论”。另一方面,我现在支持的项目却塑造了诸多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式,可能影响数万人甚至数百万人。干好这份工作的压力是令人振奋的——给我一种作为教师和学者时从未体验到的肾上腺素激增。
6、通过写日记来练习鉴别,记录你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通常喜欢的活动和通常避免的活动,可以帮你鉴别自己的兴趣模式如何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问自己一些初步的问题:(1)最初让你对你的学术领域感到兴奋的是什么?(2)你在工作中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什么?(3)你期望学术生活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4)朋友和家人说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
7、行动细则:
(1)腾出你的日程,留一天给自己。在这一天结束时思考一下,如果摆脱了固有的使命感,哪些活动或关系会吸引你?把这些偏好记在你的职业日志上。
(2)提醒你自己在高中或大学时的人生目标。把这些目标记在你的职业日志上,扪心自问它们是否依然有效——你是否只是搁置了它们?
(3)如果你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会住在哪里?这个答案将告诉你真正驱动你的价值观(环境、与家人的距离、生活节奏、文化精神,等等)。
第3章 探索期
1、学术工作不总是留给最好的人选。虽然任何职位都可能有多个看起来很合适的申请人,但只有一个人可以收到——并且接受——邀约。同样,你的导师是谁、你的申请材料写得有多好,以及与你的专业领域有关的“热门”工作有哪些,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以至于你在这一过程中的成功看起来就像是运气。
2、即使在学术界,单向度也不是成功的可靠途径。
3、天真带来了很高的期待感和力量感,这两种感觉会让那些深感困在学术界中的人眼前一亮。
4、鉴别让你摆脱了学术界对你个人和职业生活的限制,而探索则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知道哪些行业对你来说是可行的和开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扪心自问:(1)你能做什么工作?(2)你想做什么工作?(3)你的经历中最明显的缺陷是什么?这个阶段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睁大双眼看看各种可能性。我们这类人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让我们在学术界取得成功的高度专注和奉献精神,与在学术界之外大展身手所需要的东西恰恰相反。如果你想找一份新职业,你就必须打破旧习惯,尝试新事物,把自己塑造成别人信任的那种人,为他们所服务的机构做出贡献。
5、对你可能做的工作和你愿意走的职业道路保持尽可能开放的心态。不妨先假设你可以做任何工作。然后,你有一大把时间来搞明白,某个行业是否适合拥有你这样的优势、技能和经历的人。
6、如果你与尽可能多的人会面并打听他们的职业,你很快就知道有哪些工作可供选择,这些工作的日程是怎样的,以及它们给出的长期前景是怎样的。这些对话通常被称为“信息访谈”。它们不是索取工作的机会。相反,它们是了解某人如何得到他的工作的一种方式,由此你可以判断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你喜欢做的事。
7、请记住,征求建议对你没什么损失。最糟的情形无非是他们说“不”或者没有回复。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反应很少见:在我请求访谈的人中,大约80%都同意和我聊聊。一些基本的规则:首先,最好当面与对象进行访谈。其次,牢记你正在索取他人的时间,以实质性的方式答谢他们(比如,请他们喝咖啡)。
8、信息访谈的流程很简单:先介绍自己,再说明你想通过这次会面得到什么,然后提出一个开放的问题,了解你的对话者如何走到职业生涯的当前阶段。接下来,一旦听到他们的故事中让你感兴趣或困惑的细节,你就要专心倾听并且及时跟进,做笔记。会面结束后,最好问一下受访者认不认识其他能够交谈的人。在访谈的两天内写一封跟进邮件。首次会面大概六到八周后,再次联系之前的受访者,巩固关系。
9、当你向其他领域的人推销你的经验时,你必须是简短的。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往往指责学者在讨论议题时绕弯子,老半天才进入正题。很遗憾,他们说得没错。研究机构的意义在于,让非常聪明的人有几乎无限的时间来从各个角度理解议题。其他领域不遵循这样的流程或假设。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深入研究每一个需要决策的议题,主要是看你能否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排序。
10、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你是不是花了太多时间来直奔主题。如果到了邮件的最后一行你才首次给出你的结论,那么你就错失了良机。恰恰相反,你应该首先给出你希望受众汲取的信息,然后提供证明这一立场所需的最少细节。在商业中,这套流程的标准缩写是“BLoT”,指的是“Bottom Line on Top”(结论置顶)。结论置顶是纠正语言冗长这个大毛病的简单方法。经过一番练习,你可以更好地对关键细节进行优先排序。【不转行也很重要!!!】
11、行动细则:
(1)找一个你的学科中离开学术界的人,安排你的第一次信息访谈。
(2)练习写作简短的电子邮件,直奔主题,只提供绝对必要的信息。
(3)构思一段20秒的陈述,说明你为何离开学术界,并且用正面的措辞来描述你的离开。
第4章 提炼期
1、转行过程的第四阶段,是“提炼”你的学术技能,把它翻译给非学术的受众。这个阶段要求你回答三个问题:(1)非学术人士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学术经历?(2)你的学术经历如何为一个组织带来价值?(3)把过去的工作讲给新受众的最佳方式是什么?通过把你的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他人身上,用他们看重的元素来描述你的才能,你就可以把你的高级学位从一个沉重的负担,变成一个可靠的踏板。
2、强调你如何研究,而非研究的是什么。把焦点放在方法论上。你还可以谈谈与你在高等教育行业的工作有关的活动,比如管理项目、组织会议、领导委员会等——涉及赶截止日期和有效分配工作的经验。展现“软技能”,证明自己擅长与职位低于你、相当于你、高于你的人共事。
3、在我看来,你必须具备五种技能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项目管理、公开演讲、组织会议、平衡各方利益、情商。
4、行动细则:
(1)在你的职业日志中写一个不超过三句话的条目:概述你的优势和兴趣。每星期修改一次,直到完成对你的职业价值的一句话陈述。
(2)写一份简历草稿,把你的经历翻译成你感兴趣的领域的人看得懂的语句。
(3)联系那些你在信息访谈中认识的联系人,让他们评判你的第一份简历草稿。
第5章 发展期
1、你需要向雇主证明,你拥有可以为他所用的具体技能——或者至少你可以很快学会这些技能。三个问题:(1)你想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是什么?(2)讲述这个故事所需的经历从何而来?(3)你如何凭借这个故事找到一份新工作?
2、在短时间内丰富简历有四种实用的方法:在线学习、职业培训、志愿服务、兼职工作。
3、你的成功要看你能否成为“自己的推销员”,树立个人品牌。你应该用一种引人注目和令人难忘的方式介绍你自己,而且在人们有可能看到你的任何地方保持这种方式。在数字时代,你要特别关注两个地方:社交媒体和个人网站。注册领英,积极维护个人资料,设置为公开并保持更新。
4、无论你决定采用什么公共平台,你都要保持积极主动。不要在互联网上抱怨、批评和发泄。
5、行动细则:
(1)以你的信息访谈为依据,列出你有兴趣担任的三个具体职位。用领英和公司网站来确定担任这些职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调查并确定你有兴趣参加的三个本地慈善机构,或你所在高校的非学术项目。给这三个机构发一份简短的邮件,看看它们是否能提供一个职位,让你可以培养第一条细则中列出的某项技能。
(3)查看你的社交媒体账户的隐私设置,更新你的公开资料。如果你有个人网站,检查它的设计是否简洁,文案有没有错误,页面有没有反映你新的职业形象。
第6章 应用期
1、获得第一份非学术性工作机会后,面临三个新的问题:(1)我真的能胜任刚获得的这份工作吗?(2)我需要培养或放弃哪些习惯才能成功?(3)我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
2、在学术界之外,实际结果比一切都重要。
3、在每个项目、截止日期或其他节点之后收集主管或同事的反馈。但是,在给出批评时要谨慎一些。总的来说,学术界之外的世界不喜欢简单地推翻坏想法。尽管你还是应该在团队误入歧途的时候及时指出,但是你要以建设性和善意的方式这样做。你在指出某人的想法行不通时,应该给出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或者至少指出能够达成替代方案的途径。同样地,当你给出批评时,不要让他人当众丢脸,否则未来可能很难和该同事共事,如果他觉得你不怀好意,甚至会拒绝你的好想法。
4、行动细则:
(1)做点什么庆祝一下!这不是一个篇章的结束——而是你将要书写的新篇章的开始。
(2)给你的网络联系人发电子邮件,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并感谢他们一路上的帮助。
(3)入职第一天后,更新你的领英个人资料,这样其他学者就可以看到你的近况,并且更容易联系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