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越上瘾的三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少时看三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只觉得开篇就令人热血沸腾,十八路诸侯伐董,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十足的英雄气概。后来慢慢了解了正史,原来斩华雄的是孙坚,三英并没有与吕布交手,诸侯也没有十八路,而且还各怀鬼胎。

如今再看宋杰老师对三国的细致研究,方才知道,三国开局的这场恢宏无比的战役,其实真刀真枪的战斗并不多,双方只不过是拉开了架势,真正愿意为汉室冲锋陷阵的,只有曹操的几千人马和孙坚的两三万人。其他诸侯,都希望别人跟董卓死磕,自己坐收渔利。 对于董卓这位人物,最初的印象是其人残暴无常,后来受一些作品的影响,又发现,董卓敢于在乱世之中特立独行,倒也不失为一方豪杰。董卓的手段是过于粗野,但总比那些嘴上说着汉室,心里想着割据的伪君子要好。到了宋杰的笔下,再次发现,董卓终究是一介武夫,而且行军作战的能力也并不是特别突出,只不过手底下的心腹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武装。 就算如此,董卓也不敢和关东诸侯硬碰硬,进取天下的决心,在碰到曹操和孙坚这两块硬骨头之后,渐渐气焰熄灭。在进取洛阳,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董卓很快就打退堂鼓,爬的太快了,跌下来也就更快。不过数月,就身首异处,凉州军团也就散了。 宋杰在书中对于曹魏经营关中地区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可以说,正因为曹魏经营关中,让蜀汉就算有诸葛亮和姜维这样的才俊,也无力攻取天下。那是丞相至死都无法释怀的痛。曹魏经营关中,关键手段就是屯田。秦汉能够取得天下,凭借的就是关中地区的物资丰沃。只不过两汉之间,因兵乱而荒废,百姓流离,耕地荒芜。但土地依旧是极其肥沃的。 具体怎么个肥沃,从曹魏经营关中地区之后,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自足,养活大量的兵力,还能在关东地区闹饥荒是时候,提供大量粮食去赈灾。如此看来,只要曹魏在关中地区稳打稳扎,蜀汉想要北伐成功,确实难如登天。宋杰更是进行推测,就算蜀汉拿下了陇西,只要曹魏保住关中这块,蜀汉兵锋也就再难前进。 本书中最精彩的,要属逍遥津的死神——张辽,这一部分。张八百干掉孙十万,战争史上最悬殊的以弱胜强之一,吹了几千年也吃不完。宋杰在对前因、经过进行一番透彻分析之后,方才察觉端倪,原来孙权是在放水。孙权亲自断后这一点,更是体现出其有勇有谋,绝非轻易被吓破胆的人,为孙权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