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便是一吗
一直非常喜欢李娟的作品,从《冬牧场》和《阿勒泰的角落》入坑,朴实可爱又有灵气。看见这本书的名字后,就决定立马读掉它,这种小篇章的随笔集也非常适合通勤路上穿插着看。
李娟擅长表达细腻的感受,比如她写,“每次去医院复诊,走进熙熙攘攘的挂号大厅,就感觉进入了疾病的国度,疾病的故乡,疾病的集市。”疾病的集市,这个比喻也太妙了,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消毒水味道和嘈杂话语,以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身影,一下子跳到了眼前。李娟的幽默感很强,但却一点都不刻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她描写自己的蛮力,“很多人都知道李娟文章写得好,却不知她文武双全。李娟天生神力。前几年在驾校学车的时候,她拉起的手刹,没有人能放得下来。”不禁让人噗嗤一笑。后面又写到坐在副驾驶的教练从来都掰不动她手中的方向盘,以及她一用力把档把儿掰断了于是边冷静地熄火靠边停车边把手中的档把儿递给教练然后看着大家一起把车推回驾校,配上她那种自嘲又莫名骄傲的笔调,简直要笑出腹肌。
在李娟的笔下,她与她的母亲都是极可爱极有趣的人,虽然物质上一直极度匮乏,但却充满着善良与好奇,各自有一个稳稳当当的精神世界。不过在个别的篇章里,也忽然会揭开帷幕的一角,呈现出另一面不一样的事实。她说自己和母亲交个朋友还是蛮不错的,做母女实在艰难。“我们总是互相不能适应。我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让她满意的孩子。我也总是为自己有一个这样的母亲感到失望。”甚至在谈起母亲多年前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创伤时,冷静地写下“我已经下定决心永远都不原谅她。哪怕这个决定令我痛苦终生,万箭穿心”这样的文字,让人大概意外,又陷入思索。
这才发现,李娟的幽默有着悲悯的悲剧底色。哪怕她再乐观、幽默、可爱,哪怕时间冲刷万物的力量无比强大,但她经过二三十年仍然无法理解的那些创伤与苦难,让她如今冷静的质问依然充满了张力。让人庆幸的是,她选择不去原谅。让人好奇的是,人是怎么经历苦难后还能那么抽离和欢快呢?不知道她写下那些文字后,是否与过去又多和解了一点?
李娟的能量至少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她冷僻的理智。作为女儿,她的母亲时而可爱、时而顽劣、时而专制暴虐,但作为作家,她为母亲描绘了一幅精彩的文字画像:她双手粗糙,裂痕遍布,上面的陈年污迹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她放弃了肉身的美好,不顾一切榨压最原始的力量。挖掘,削砍,敲击,凿打。她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都是历经她的双手出现在周围,而不是历经漫长复杂的生产线。她才是真正过着末世生活的人,又像是过着初世生活。如今她学会了用电脑,还考上了驾照。看上去好像在时代潮流中没被落下,但仍然习惯用双手去直接抗衡整个世界。她是我见过的最沉重也最庞大的生命。
孤独的思考与感受给予了李娟睿智和力量,她说,“我的幸福只有一种源头,它只滋生于内心,它和外部的现实秩序没有一点关系”。同样也是这种独守自我的孤独,也给予了她后知后觉的遗憾。当她得过令人眩晕的耳石症后,她才意识到,外婆晚年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耳石症症状。这个病不是大病,只要用点手法就能轻易地帮助耳石复位,但没有人去真正感受外婆的需求,每次她都是自己硬生生扛好的,硬生生熬到脱落的耳石渐渐被溶解。“那时的她多么孤独啊。漫长的生命,无边的病痛,无可倾诉,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