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只是个人纪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诚如李静撰写的丛书序,这三部戏中,“性”是用作测量社会病态与人之孤独的敏感试纸。
《在家在动物园》
一、在家
彼得的“包皮焦虑”来源于天生被剥夺了人类应当经历的身份认知的过程,犹太人通过割礼来建立身份认同(人类独有的“男性同性社会性”),而对没割礼习俗的民族来说,这应该交给身体的主人来抉择。
安想要“切除乳房”,因为有人说这从根源上切除乳腺癌的风险。这不就像行割礼,或是对动物进行的绝育手术吗,都是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生理功能的极端方式。
彼得害怕生殖器萎缩,本质是害怕自己能够享受的作为人的快感消失。即使两人的房事一贯是“文明”的,两人深层的需求还是“给这里增添一点‘小刺激’”。
二、在动物园
长椅其实是舒适圈。一个人占领了一条长椅后,就固执地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姿态与自己争夺这块领地。彼得最后捅死了杰瑞,就像是动物驱逐侵犯自己领地的竞争者一样。
人总是得面对什么东西!镜子太难了,应该是最后的步骤。在此之前,我们只是有着想成为人的欲望的动物。动物是孤独的,是像动物园里一样被隔离起来的。只要冲破笼子,我们就可以和人类并肩相站了。
正视人类与生俱来的兽性吧,不然像沈石溪那样的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何以也能迸发和以人类为主角的小说一样的光辉呢。
《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之后我只希望让马丁去互助小组吧,至少在那里他能找到同类。
《欲望花园》
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有了爱情,她就同时对他有了母性。
当你养了钱,你就要小心了,它要你供养更多的同类才愿意取悦你。于是就轮到饲主们相互头疼了。一旦你跻身了相对成功的饲主的行列,就再也别想,也再也无法回归本分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洗丹摩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