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传记

这本书,出自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之手,总共只有四个章节。这本书似乎在对肯尼迪这位杰出的美国总统进行大肆吹捧,那种倾向简直一目了然。在我深入研读了沃尔特·艾萨克森笔下的《乔布斯传》和《埃隆马斯克传》,这种感觉才愈发强烈。后两本书,如同细致入微的画卷,将主人公的一生徐徐展开,虽然有时琐碎,但每个细节都让人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 相比之下,这本书则显得过分赞美,犹如一场盛大的颂歌。
第一章神秘的家族
肯尼迪家族,这个令人称羡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坚韧而辉煌的故事。起源于爱尔兰的他们,曾因马铃薯病毒和伤寒的肆虐,毅然离开故乡,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这样的背井离乡,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挑战。 肯尼迪家族的人,他们的性格沉稳而聪明,坚毅而有远见。他们懂得经商之道,深谙世事之机。家族的家训,是那份永不妥协的追求——凡事要做,就做第一,第二就输给别人了。 在那个辉煌的时代,肯尼迪家族一共有11个孩子。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性格,却同样继承了家族的竞争精神和团结精神。他们独立,聪明,友爱,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上,或许再也找不出比肯尼迪家族更美好的家族了。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部现实的童话,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完美家庭的典范。父亲的成功,母亲的智慧,孩子们的独立和友爱,都让人深感羡慕。这样的家族,仿佛只存在于童话书中,却又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章 卓越才能
在第二章的开篇,有一个故事被命名为“与普林斯顿大学失之交臂”。初看之下,我原本以为这个故事会讲述杰克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踏入普林斯顿大学的门槛。但细细品味后,发现故事实际上讲述了杰克因生病而落下学业,最终不得不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的经历。这让我觉得,故事的标题与其内容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偏差。 在我看来,“失之交臂”这个词汇更多地暗示了一种错过的遗憾,一种因某种原因未能抓住某个机会的失落感。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杰克虽然确实与普林斯顿大学有过短暂的交集,但他最终选择离开,这更多地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选择。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个故事的标题或许可以稍作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故事的核心内容。比如,“因病退学:普林斯顿大学的遗憾选择”这样的标题,或许更能贴近故事的真实情境,引发读者的共鸣。不过也学因病退学确实有些许无奈,但是转头杰克就投入了哈佛大学的怀抱。好像也就没有那么遗憾了。
第二章接下来的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杰克出色的才能来落笔的,比如杰克冷静的处理了沉船事件、在哈佛得到学业也由原来的C提升到了B,甚至有些功课拿到了A,除此之外,杰克有关国家局势的论文,虽然稍显稚嫩但是已经富有全局观,基于此杰克还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英国为何沉睡》,这本书获得了4万本的销量。顷刻之间,成为一本畅销书。
杰克,和无数热爱国家的青年一样,面对动荡的时局,毅然决定放弃和平的生活,投身军旅,保卫家国。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因为背部受伤,他被陆军拒绝入伍。 然而,杰克并未因此而气馁,他坚信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经过长达五个月的康复训练,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恢复了健康。最终,他如愿以偿地踏入了军队的门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第三章 在战争中成长
主要讲述肯尼迪担任PT鱼雷艇艇长的卓越表现。在第一次鱼雷艇被日本的驱逐舰撞沉之后,肯尼迪与船员们都掉落大海,并且还有船员受到烧伤。但是肯尼迪凭借冷静的头脑,指挥有方,最终让11位船员都获救了。
第四章 通往白宫之路
通往白宫之路,我觉得对于肯尼迪来说就是一场造势之路,不断积累自己的声誉以及名望。
第五章 永远的偶像
其实是在看到第四章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位总统好像是被刺杀身亡了,瞬间还是觉得很可惜的。就在他可以为这个美国发力的时候,做更多更有意义的时候被刺杀了。至今仍然是一个悬案。
当然,我一个读者也无从得知真相,这件事情之后这世间也不会变得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