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那奋力逆流而上的三文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王子》有一句对白,旅行者与旅行地有时会建立某种驯养关系,当我们听到某地时,我们对这个地方的感觉是“要回去看看”。
人类熟悉驯养。有的作为宠物,有时候最开心的时刻,是一个对自己保持警戒的动物,放下戒备心和自己在一起。有的作为食物,放养的鸡,白天自己出去觅食,下单,到了晚上又会自动回到窝里。人类对三文鱼的驯养,则是这几十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当我们在寿司店里品尝三文鱼时,会好奇这些三文鱼来自哪里?会来自被核废水污染的海域吗?还会有更多的鱼比如鳗鱼被驯化和批量生产吗?
利恩在《成为三文鱼》里,从哲学、技术、商业的角度去讲三文鱼是如何被大规模驯养的,为我们解开这个谜。
养殖三文鱼技术上如何做到呢?养殖三文鱼,根植于科研。通过科研对养殖技术的突破,养殖三文鱼可以迅速提高三文鱼的数量,并且可以从不同的国家实现养殖。也包括模拟三文鱼的成长环境、小时候的冷水、银化的冬季,养殖者模拟了从冬天到夏天到转换过程,主要依靠黑色屋顶模拟冬天,用日光灯模拟夏天。通过技术迭代,人们成功实现了三文鱼的批量生产。
如何去研究和解开三文鱼养殖的问题?利恩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记录、阅读和整理自己的笔记,研究三文鱼养殖的过程,作者发现放慢速度去观察时,每个细节都无限丰富,并且有限制。随着研究的进行,利恩渐渐对三文鱼出现了一种情感的维度,逐渐在写作中展示对三文鱼的感情。研究三文鱼的过程,就像我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阅读的过程,浏览、聚焦、提炼观点,艰难思考,链接,形成有一定篇幅的文字。
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会让某个产业过度膨胀吗?在传统养殖业领域,跟种植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种植业基于土地,而土地除了产出作物,同时也是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大资本的进入,会挤占人类的生活空间。农村作为城市危机的缓冲区域,不适合大资本的进入。而海产养殖基于海洋进行,不挤占人类生活空间。而且更多的鱼肉上市,也会减少动物的屠宰。现在的冷链物流技术,能让消费者享用最新鲜的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