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黄昏之门
这是第一本在阅读中便想要写短评、也是第一本因为短评不够写而转写书评的书籍。 本书以隆美尔指挥的战役作为时间线,叙述的结构由其战场日记、写给爱人的信件、其子何下属执笔的章节、以及编者李德哈特等人的注解组合而成,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战地日记部分甚为细致,得益于是HOI系列游戏的沉迷玩家,阅读中对战场、进程、地名、人物、编制都不陌生。全书46万字,我在两天内,几乎抛下了所有的工作和学习,以其闪电战的方式,读完了其闪电战的故事。这原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书中叙事极为细致精彩,引人入胜。读此书,有如穿越到那个年代,一同体验在法国的长驱直入,北非的万里狂沙,大西洋沿岸的铜墙铁壁。不止于此,还有意国统帅的庸腐无能,纳粹高层的勾心斗角。也还有很多让人捧腹不止的故事。而隆帅在战地中不停地给爱人写信,是全书最温暖的部分。我于昨6月6日开始阅读本书,竟然是其爱人的生日,而再前一日是诺曼底登陆日,自觉惊诧不已。 隆帅描述战场的很多情节,也搅乱了我原本对战争的认知。不知道这是战争原本的样子,还是这位天才指挥官独树一帜的指挥风格。此外,东西方的战争哲学也有太多差异。在东方,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即便因为实力不支无奈投降,即便不是被敌人坑杀,也大概率会牵连亲友。而欧洲的战争,一方倒是很乐意投降。 隆帅以其军事天才,运用极少的兵力在北非战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不仅隆美尔,还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甚至都被对手推崇备至。这种推崇,不仅因其军事指挥的才能和天赋,也因为他们在黑夜之中,仍能够保持着军人的天职和信仰,约束自己,不曾沾染无辜的杀戮。而近年所谓的1小时22分的主动出击式的自卫闪电战,简直就是就是茶余的笑谈了。 即便如此,我是反对战争的。联想到沉痛的历史,每每对于中国战场三百万国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和牺牲都悲痛泪下。 隆帅在诸神的黄昏前离世,之后此书原稿的经历也是曲折绵延、颇为不易。先是纳粹党卫的觊觎,再是盟军的搜寻,甚至连小偷也要光顾,文稿的散佚不可避免。在如此情形下得以保存、找回和补全,其夫人、儿子、以及曾经的下属功不可没。 最后附几段原文段落,不乏啼笑皆非的情节和对人物局势的真知灼见: 在这个大混战之中、非洲军的“猛犸”载着克鲁威尔将军和他的幕僚人员,突然冲入了英国战车的重围之中。因为这辆车本是从英军方面俘虏来的,上面虽然有德军的“十字”符号,但是却不易被人看出。……有些英国兵下了他们的战车,走到“猛犸”的旁边,用手敲敲它的钢甲,克鲁威尔将军把车门打开向外一看,发现是一个英国兵,双方都呆住了…… 我们的运输车辆中有极大部分都已经换成了英国人的车辆,所以英国飞机在相当距离之外,根本分不出敌我来。我们的警卫营因为外表太像英军,曾引诱不少的英军散兵游勇自投罗网一一等他们走近,发现是德军,已经跑不掉了。 第二天上午,我和这位准将做了一次谈话。他认为他做了意大利人的俘虏,真是奇耻大辱。他本来正在劝说意军投降,并告诉他们已经有强大的英军装甲兵力集中在他们的阵地前面。此时意军已经动摇了,有些甚至已经开始拆卸他们的枪机,哪知道突然有一位德国军官走了过来,破坏了他们的好梦,令他非常失望。……他给我的印象是英勇可爱。他向我提出特别要求:宁可做德军的俘虏,也不要把他送往意大利。我很想满足他的要求,于是违反上面的命令,把他送往在马特鲁港的一个德军战俘营里去。 在1月间,我们有一部分高射炮手曾经用奇袭的方式,消灭了一些在突尼斯境内活动的英军沙漠突袭纵队,并且俘获了他们的第一团团长斯特林中校。因为看守的疏忽,他被俘后又逃走了,他碰到了一些阿拉伯人,便劝诱他们把他送回英军战线,并答应给他们一些报酬。不过他出的价格太低,在做生意方面最讲究现实的阿拉伯人便把他送还给了我们,所要的代价却不过11磅茶叶。这实在太上算了,我们马上就成交了。于是英军丧失了一位最能干的沙漠突袭指挥官,这个纵队所给予我们的损失,要比其他同样实力的英军单位多得多。 说实在的,我很敬佩这位领袖。他和多数的意大利人一样,很像个伟大的演员。尽管他演戏的“功夫”很好,可是本性绝不是一个古罗马人。虽然他具有很高的智慧,但是在实施具有野心的计划时未免太依赖他的直觉。现在这位领袖眼看着美梦就要毁灭了,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他已没有勇气来收拾这个残局。也许我的话说得太使他难堪了,那是因为我恨这种虚伪的乐观主义,才忍不住要发作的。 我问:为什么你要问这个问题?他说:呵,现在姑且不谈这个,无论如何,有一件事非常清楚。当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幸福完全操纵在极少数人的手里时,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这一定要有相当的限度,否则一切不合理的怪事都可能发生。 自从那一天起,我也感觉大祸即将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