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糖衣,道理是硬核,读书多了自然就只喜欢道理了
该怎么评价《王子出游记》这部小说呢?事实上它是用小说的形式包含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因此这本书不能读得太快,但也不太适合读太慢。
读太快就不能感受里面的道理,会有一种好像看过但又好像没看太明白的感觉;读太慢又容易被道理闹出情绪,觉得这本书太说教了。
这两种模式我都在阅读中感受过,故可以聊聊。矫正后的舒服模式是不快不慢的理解它,并对应自己的生活感受它。会发现这本书有点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过去我比较喜欢这种模式,人天然喜欢故事,但经过训练之后就比较能接受直接讲道理,撇开故事的道理虽然比较生硬,但实际上无论是否以故事为糖衣,我们都必须用实践去消化,渐渐也就看开,觉得故事不是那么重要。
读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很想推荐这本书给别人,而节奏慢下来或快起来时这种感觉都当然无存了,也更加理解了如果要推荐一本书,那么不是当下,而是读完又放了很久自己还是会想起来并且会拿出来看的时候。
据了解,作者有生之年也只写过这一本小说,但我觉得严格意义上它只是有小说的骨架,情节上不算丰富,不是那种特别吸引人的小说。或者可能由于我这个读者的心态因素,我认为王子没有逃出世外桃源时的故事是精彩的,但逃出来之后就不怎么吸引人了。
我的好奇心引发我看了一下作者还有什么作品,名字虽不记得,但内容上看就直接是有哲理的说教,感觉更适合我的口味。不过这部应该比那本要经典很多才会让我在推荐书单上看到,我想它作为影子会把我带入这个作者的世界,即便现在我与他还是不熟,但已经比较想看他的另一本纯哲理的书籍了。
读书就是这样,不一定经典就能彻底打动我们,但我们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自己所爱,或者通过这种形式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每一种获得都非常珍贵,因为我们都为此花了时间,最终都会形成积累,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一部分。因此,没有没用之书,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没有非此不可的万能之书,我们都需要长期的积累,用长期主义者的思维去读书才能让书活起来对生活产生实实在在的帮助。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长期主义者的思维行动方式,欢迎阅读我的新书《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这或许是你看这个书评顺着我这根藤可以摸瓜的方式。
电子版阅读,得到、微信读书电子书查找即可。
纸质版阅读,可搜索微信视频号"朱笋笋"商品橱窗下单,享受限时破冰价。
愿书让我们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