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背后的作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沫是建国初期知名的大作家,以一本《青春之歌》风靡全国。《青春之歌》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文学范畴,翻拍电影以及为当时社会大众追捧,成为一代人的历史记忆。然而在现今《青春之歌》只是一本没什么吸引力的普通文学读物,其中的价值观与情绪明显属于那个遥远的红色年代。我完全漠视了一本任何可能出现在书架上的《青春之歌》,而对其背后的作者杨沫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好奇的是一名女作家如何在上世纪的红色浪潮中写作并幸存。 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书。 我看到的是一位复杂鲜活的女作家。杨沫生于1914年北京城一个殷实富有的家庭,但是她并未体验过千金生活,因父亲整日沉湎声色犬马中,母亲与父亲有许多矛盾,便把气都撒在孩子上。母亲是一位善妒多疑的旧女性,任何对她的爱都只会招受回无尽的冷漠。可以说原生家庭的不幸为杨沫今后面对婚姻以家庭的冷漠态度埋下了种子。杨沫受当时的革命思潮影响,逃离了那个可怕的“封建”家庭,随即投入革命事业中,又响应当时的“女性解放”,思想开放有过多段恋爱。 杨沫与同时代的一些女作家都有着过革命经验,对革命里生死故事都有着超然的体验,也正因此,1958年《青春之歌》应运而生,一时杨沫的名字传遍千家万户,风头无量。准确地说《青春之歌》是一部时代作品,同样杨沫也是一位时代作家。《青春之歌》在建国初期将一个浪漫的革命故事叙述,激起了无数心怀革命建设愿望的大众的热情,从而达成前所未有巨大的反响,杨沫一跃跻身为数一数二的女作家(之前她并未有过什么知名作品)。在相对温和的年代叙述浪漫革命的确有不凡效果。甚至当时的批判几乎都是从生活出发,认为《青春之歌》过于美化资产阶级,讲究男女情爱。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文艺政策的逐渐压缩,《青春之歌》与其他的革命文学一同被打入冷宫,成为反动文艺作品,杨沫也陷入检讨,批斗,反省的漩涡中。直至去世她都未写成一部再如《青春之歌》引发广泛反响的作品。杨沫的经历让我想到了丁玲,她们同样是左翼作家,都随着短暂的时代片段起舞,又陷入痛苦的深渊。丁玲在建国前便是赫赫有名的女作家,之后便一直郁郁不得志 最后生活都在下放岁月中消磨,文学事业停滞不前。归其原因,她们承受太多不该承受的,她们无疑都是成功的时代作家,却也是失败的作家。 抓住了时代的一部分,却未抓住全部,沦落也便是注定的。茅盾曾言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是“七个样板戏,一个作家。”无论是“革命”非革命统统被打倒,杨沫无法在运动中幸免于难。在作者对母亲在运动中的描述,她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但仍未抛弃自己坚定的信仰,即使有怨言也未曾动摇。在运动杨沫想尽办法保全自己,却也从未落井下石,可见人性光辉。作者在书中写道母亲是一位不讲人情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这种性格让子女很不能理解母亲,却也让杨沫晚年能固执地为故人亲友申冤。 审视父母,往往是一项艰难的工程。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的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只有当父母故去,子女才会说出内心真实的父母印象。我无法想象作者写下近乎关于杨沫自传的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老鬼在书中真诚地剖析自己与母亲杨沫的关系,可谓是非典型母子关系。杨沫因为原生家庭形成了对子女冷淡的性格又加上当时固有的信仰,亲近子女被视作腐化行为,所以杨沫与子女的关系并不融恰,甚至几度断绝关系。老鬼直陈地写下这些“家丑”,将杨沫的缺点与错事全盘托出,分析母亲的性格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杨沫。在书的最后,作者与杨沫的关系还是回归到正常,他能发现母亲人生的亮点,也能能坦诚指出母亲的错误。老鬼那一代人生于四五十年代,成长于六七十年代,发迹于八九十年代,思想遭受由左转右的转变,与杨沫“老革命”一代有着激烈的冲击与碰撞,而他们之间的隔阂差异最终在亲情下消弭,化成掺杂着恨的爱。 我写下这篇文字包括阅读这本书都在思考时代与人的关系,透过杨沫一生复杂的经历,我们能看到什么?相较于一本 《青春之歌》,我想我们更会喟叹时定的无常以及反思历史与人性。任何人都无法走出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杨沫没写传记,我庆幸老鬼记下了他眼中的母亲,只是我相信到达彻底的真实还有很远的路,例如老鬼在书中写整理母亲的信件竟发现江南(江南案的主角)与杨沫通了不少信,我深深震惊为什么江南会和杨沫有联系,想想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当一切归于尘埃无踪迹,只能凭着残余的样貌追忆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