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追求乌托邦,似乎注定了西西弗斯式的命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者布拉德福德-德龙(Bradford DeLong)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曾经也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过经济幕僚, 在学术理论和政策实操层面均颇有建树。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处于相对低谷,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重新兴起的时代,回顾现代经济增长真正出现的过去140年,会发现虽然人类走过技术进步带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社会民主主义和进步主义带来对更多个人权利的保障,但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远超历史的残酷暴行。虽然现在全世界生产的物质产品早已能够满足所有人类的衣食温饱,但曾经技术乐观主义者想象中的乌托邦并没有来临。全世界范围内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正在加大,不同国家间正在以邻为壑,气候变化问题又将马尔萨斯陷阱的阴影重新投射到了人间。可能人类社会的各种基本问题是内生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只会改变人类的期望水平,却不能从根本上对问题加以消弭。人类在历史上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能正改变形态,如幽灵般继续缠扰不去,在不同时代要求一个更新的答案。
相较于一般的大部头历史著作,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如作者所言,本书的主线是由“宏大叙事”构成的,当然也会有必要的具体案例作为微观视角的补充。作为加长版的20世纪史,1870年的起点选择是因为全球化、工业实验室和现代公司这三件具有分水岭性质的事件出现,当然在我看来,这同时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气化、现代通信和现代交通让任何一个政治经济实体都被裹挟进全球的语境之中,全球范围的增长率此后长期平均保持在2%以上,马尔萨斯陷阱似乎不再是人类的宿命。至于2010年的终点,则是全球范围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似乎一直处在漫长的衰退之中,大众对现状不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曾经在二十世纪一度满溢人心的进步主义乌托邦愿景似乎渐行渐远,甚至倒退,而最近几年出现的疫情、战争等议题也正在加速这一过程。在这两个节点中间,本书基本上围绕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两条主线,分别讲述了1870-1914年的第一次高速增长期、1914-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1929年的战后调整、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战后现实版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兴起以及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社会民主主义主导下北方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包容和社会公平在理念和实践上的普及、南方国家的发展探索和挫折、东西方之间的冷战、北方国家从7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的滞胀以及随后的新自由主义转向、信息技术带来新的技术革命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重启、超级全球化带来新的问题以及之后的衰退、缓慢复苏以及社会思潮的变化。总结就是,新的时代开始了,需要一套当前还未知的全新宏大叙事。
如上所述,本书的内容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超出一本经济史的范围,而对政治和社会主题同样多有涉及。就贯穿全书的思想来讲,作者特别举出了两位观点对立的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和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哈耶克强调市场的经济效率和自发秩序,市场代表一种自然选择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超越人类智慧的,并不时的会对人类的非分之想给予提醒式的回击;波兰尼则认为市场只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选择的一种经济制度,而经济实际上是“嵌入”到社会结构中的,人类关于公平正义的天然诉求,不是靠市场赋予,而是利用市场获得。人类在过去100多年中经济方面取得各种成就和挫折,似乎总是在这两种思想间不断摇摆,就像化身博士不断切换杰科和海德两种人格。诚然,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系统,可能没有任何一种宣称的“真理”能够道一以贯之。但是,现实总是,每隔一段时间,通常是社会经济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一群人捡起或发明一套思想,宣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许给大众一个飘渺的乌托邦。当人类的技术越发达时,其实试错的成本可能更高,毕竟技术除了能进行生产,也能更高效的进行思想控制、战争和屠杀。
当然,作者是一个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者,并更认同社会民主主义,在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并且,作者认为凯恩斯主义是将哈耶克主义和波兰尼主义进行桥接的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既将资本主义制度从大萧条中挽救出来,又造就了二战后北方国家(在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下)发展的辉煌三十年。作者认为70年代的滞胀更多的是由于运气不佳的外部冲击、错误的政策操作以及大众被吊高的期望所共同造成,新自由主义转型并没有实际上带来更多的好处,甚至长期来看造成了更大的衰退和不公平。关于这一点,我个人多说两句,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可以说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难题,毕竟不同时期的社会状态不同,在一个多元化的民主社会,长期保持一种政策取向本来就是不太可能的。大众可能是短视的、容易被某些概念所误导,总是想寻求政策最优解可能只是经济学家的一厢情愿,而且往往还有事后诸葛亮之嫌。政府能在平衡各种利益的同时,在适当的时机解决好最紧迫的问题,同时能提供公共资源保障所有人的生活底线,维护社会稳定,在我看来就已经是做的不错了,毕竟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
作者表达了过多的主观好恶正是本书的主要不足之一,毕竟作为一本“历史”书,厘清事实脉络可能比评论要更重要。另外的一个缺点是,本书的主要视角都是基于北大西洋国家的,甚至很多时候就是以美国为主的,其他国家基本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叙事主线之外。说到这里,翻译可能也有误导的地方,毕竟本书英文原名是:"Slouching Towards Utopia: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并没有说这是一本关于“全球”的经济史,“蹒跚前行”的译名也有点强行靠成语的意思,作者想表达的更像是“通往乌托邦的萎靡之旅”,向往乌托邦是人类的本性,尤其在现代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让这一愿景看起来似乎更有可能时,但人类在过去100余年的选择的结果有不少是让人失望的,虽然以100年前人类的视角来看似乎又是巨大的成功。从这一点看,本书更像是一首献给乌托邦的挽歌,正如作者在一段被中文版删节的内容中所表达的,一切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原点,即使有些国家在这一时点对外表现得信心满满,好像也不足为训,也不过是处在一个想象的乌托邦中的体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