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夺阿勒颇透视十字军运动的失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尼古拉斯·莫顿的《血色战场》是一本200页的小书,尽管今天回顾历史,十字军的失败似乎是必然的,但在莫顿看来,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分析十字军国家兴衰的转折点——围绕阿勒颇的争夺战,书中试图对十字军征服的失败作出解释。
书中前两章概述了十字军国家的崛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留在东方的十字军战士据守着埃德萨、安条克和耶路撒冷这三座重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些相当于扩张的桥头堡。在12世纪最初十年,十字军处于战略进攻态势,他们不断攻略周边乡镇,并控制了贝鲁特、的黎波里等一系列港口。这使得十字军一方面可以在当地获取维持军队所需的食物和税收,一方面可以背靠港口获得从西欧前来的军队和补给,从而在近东站稳了脚跟。而要确保能在这片土地上长治久安,仅仅征服沿海仍嫌不足。还必须摧毁敌人的主要权力中心——开罗、大马士革和阿勒颇,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极大地改善自身防御态势。内乱丛生的阿勒颇就被安条克公国选为了进攻目标。
书中第三、四章集中叙述了围绕阿勒颇的争夺战及战后余波。不同于一般认为的十字军战争就是基督徒与穆斯林对决,实际上,作为塞尔柱帝国的边疆省份,这里的势力盘根错节。塞尔柱军队、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和十字军都参与了对阿勒颇的争夺,各方势力之间合纵连横,彼此混战,往往此前的盟友之后就成为敌手。1118年,安条克公国的军队全线出击,处于上风。阿勒颇人于是请求土库曼军阀伊尔加奇入城御敌。1119年,安条克公国的军队在血地之战中全军覆没,造成了权力真空,塞尔柱人兵锋直抵安条克城下。耶路撒冷王国的鲍德温二世率军驰援,挽救了安条克,但法兰克人的北进势头就此被遏制。1124年,鲍德温二世为重拾安条克早期的扩张势头,全面征服叙利亚北部,率军围攻阿勒颇,但最终失败。此后,鲍德温二世返回耶路撒冷,而安条克公国也无力再度进攻阿勒颇。之后,赞吉崛起并控制了阿勒颇,这里已不再是周边势力可以染指的对象。因此,在阿勒颇方向,十字军国家就此处于战略守势。
书中第五章讲述了十字军国家此后扩展势力范围并巩固自身安全态势的努力。十字军转而尝试攻取大马士革和开罗,尽管开始不乏斩获,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后,十字军诸国颓势渐显,先后灭亡。书中由此提高到整个十字军运动的背景,探讨了十字军国家为何未能实现征服近东的战略目标。
十字军国家在进攻阿勒颇等战略要地的过程中,屡屡功亏一篑,除去具体战术原因,作者认为法兰克人征服敌方大城市的基本战略方针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有效调和武力进攻和与当地居民中有合作精神的派别合作。而塞尔柱人则更为灵活,经常将军事压力与政治压力结合起来,迫使对方屈服。此外,法兰克人依赖重骑兵和步兵的作战形式使得他们不擅长深入塞尔柱人领土作战,如果会战失利,就不得冒着被塞尔柱轻骑兵袭扰的风险,长途跋涉返回己方领土。由于无法承受战败的后果,法兰克将领不敢冒险进行围攻,这限制了他们的战术选择。
换而言之,作为外来者,法兰克人能汲取的人力资源不足,也不具有绝对军事优势,这使得其在追求战略目标过程中手段有限,且难以承受战败后果。实际上,安条克公国和耶路撒冷王国确实都是在一次决定性会战战败后就导致军队被全歼。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法兰克人理应充分依靠外交等手段,但他们又缺乏足够灵活性,一味依靠军事手段。战略层面的资源不足和战术层面的傲慢僵化,使得法兰克人与成功失之交臂。
今天叙利亚内战仍在继续,阿勒颇战火未熄,各方势力围绕这里展开争夺。今天的战争仍然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参与其中的斗争,西方也卷入其中。这就使得本书不仅是历史写作,而多少带有观照当代的色彩。面对久居于此的各方势力,西方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作者对十字军国家战略失败的批评多少也适用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