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的人格化哲学
本书的作者汪民安教授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知名学者,专长于20世纪文化理论和批评理论,尤其对福柯的研究有深入见解。除了在高校担任教职,还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在《论家用电器》一书中,汪民安教授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家用电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对家用电器的简单描述,更是一种对现代生活哲学的反思和批判。
观看体验前情提要系列之,为什么会知道这本书:其实是去参与沙丘研究所线下活动的时候收藏的。在主持人开始介绍主题的时候,除了演示各式艺术创作,还提到了《论家用电器》这本书。这是一本在我的收藏夹躺了半年,最近才终于看完的书。没看之前以为是很深奥的哲学书,结果翻一翻像在看小品,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翻完。甚至就像作者最后所说,别人都问他为啥写这么一本书,看起来也不是文绉绉的论文。他说因为工作生活基本都在家里,这些与他朝夕相处的物件是构成自己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什么不值得写?或许就是因为太过稀松平常,我们才忽视了生活里这些宝贵的“小东西”。而在每个物件的篇章中,透过部分拟人化的写法,可以感受到平日我们对与家用电器的依赖与忽视。其实这样有些另类的思考角度,蛮有趣且颇具可读性。
书中,汪民安通过对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脑和电灯等家用电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这些日常物品如何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这些设备不仅仅是工具,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家庭伦理甚至个人情感。当然因为是不同的物件,属性也有一些小差别,但毕竟都是存在于一个空间内的,所以写法上其实很难有特别大的差异,甚至是哲学内容衍生上也能感到作者写到后面其实有些许寡淡和乏味。
1/洗衣机
在最开始聊洗衣机的时候,作者说:“但人们并不关心洗衣机的内在运动,也并不关心这一切。人们只是将衣服扔进去了,摁动了指令,然后等待它的结束,最终从方盒子里面掏出这些裹成一团面目不清的衣服。尽管洗衣机的声音在拼命地述说,在大声地宣讲它的劳动,在吵闹着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洗衣服的劳动过程被忽略了,好像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劳动过程,好像衣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过渡后自己变干净了。人们并不关心这样一个洗涤过程。”书里讲洗衣机的运作过程,也说它如何解放了妇女的劳动力,同时又谈洗衣机在对待衣服上的一视同仁:“它无视衣服的差异性。所有的衣服都是平等之物,它们没有贵贱、身份、内外和性别之分,所有的衣服一旦被抛进洗衣机中,它们就被迅速地搅拌在一起,裹成一团,而不能获得任何的特权地位。衣服的主人身份,它附着于人体之上的体面、尊严、装饰,以及它的品牌所体现出来的符号价值都被洗衣机无情地揉碎了——这是服装的暗面。”作者从与洗衣机的关联之物去分析和解构现代人的生活,最后谈到现在机器对于劳动力的解放反而让室内劳动处于一些扩张化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现代家庭而言。“现代家庭的悖论在于,它越是想成为一个非劳动性的休闲之地,它就越是需要强化家庭的内部劳动。室内劳动旨在让室内获得一个非劳动状态。由于现代家庭在不断地扩充它的面积,不断地补充它的物质,不断地让其空间具体化,以至于它层出不穷地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事务。”这样的论述,让我不自觉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那句“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他将住宅视为提供居住功能的机器,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效率。虽然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建筑而提出的理念:强调通过简洁、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材料使用,实现高质量且经济的居住环境,以满足居民基本及变化的生活需求。我想柯布西耶最开始提出的时候也是带着美好的设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理念也确实对20世纪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住房和现代主义住宅设计中。然而这一理念也受到了批评,一些人认为它过于强调功能性,有时忽视了建筑的人文和社会维度。当然这可能是另一个议题,只是类比到洗衣机的角度而言,它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虽然被人忽视它的劳作过程,甚至希望它完全安静地完成整个任务。它不需要任何人文属性可言,功能性就是它最伟大的实用性,只是作为符号的话,很像被“工业化”的人。当然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它的功能属性。所以回到那句需要“强化家庭内部的劳动”,这个工厂般的感觉,都是由这些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家用电器构成的。“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对这种空间进行生产。一个现代家庭,不仅是一个休养之地,也是一个生产之地。大量的重复性的家务劳动,使得这个家庭也变成了一个工厂,一个居住工厂。人们在这个工厂中生产,就是为了让这个工厂更加适合居住。”有了机器很好理解它如何成为“工厂”,那不禁就会让人思考,没有机器之前呢?
2/冰箱
写冰箱的时候,我觉得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这个时候的冰箱好像不仅仅是贮藏食物的容器,更是一种“空间性的机器”,从空间的维度去看家用电器的视角很新颖。“冰箱和快速的交通工具一道,将异地的食物进行搬运和储存,从而让食物冲破自身的限制,而获得空间和时间上的广泛适应性。食物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冰箱的存在:一个四川的家庭冰箱中可能会存储日本海的三文鱼。对于食物运输而言,冰箱是交通工具的隐蔽环节,是它的最后一环。”但是它封闭了食物,也封闭了我们对食物来源的认知,这种对家用电器深层次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与这些设备的关系。“事实上,许多食物正是在冰箱的庇护下发生腐败的。冰箱也会成为食物腐败的根源。从冰箱中拿出来扔掉的东西,或许比置身于冰箱之外而最终腐败的东西更多,因为,在冰箱之外的食物总是具有可见性,人们总是能看到它的质变情况,能看到它的腐败进程。但是,冰箱中的腐败是隐匿的,是悄然发生的。”而我每次发现我买的菜或者水果腐烂的时候都是一次尖叫时刻,不仅仅是不记得自己买过什么,还会在冷藏室里发现大半个月前买的虾仁,或是从家里寄过来的手工烤肠。食物腐烂的痕迹标记了一些被我忽视的时光,更别提食物本身。
3/收音机、电视、手机
再看收音机到电脑、手机几个章节内容的时候,其实颇有雷同之感,都是带着娱乐属性的家电,不管能不能和人合二为一,或是对人身体的异化,至少从功能性上讲,都是社会学动物缓解孤独的工具之一。好比作者在书里写到:“我们已经看到,收音机只能通过自己的特殊性,在电视机和电脑所不能涉足的地方发生新的组装:同另外的机器和另外的人群再次组装,它和汽车再次组装,使得汽车开始说话,使得收音机在奔跑中讲话,收音机似乎也只有在奔跑中,在户外,在城市的某个特殊角落(诸如单位的门房),在偏僻的荒野中讲话。它不仅生成一种新空间,而且,它还生成它的新听众:出租车司机,老年人,一切被电脑和电视、被现代事物所排斥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它生成这社会的剩余者:独身者,居无定所的人,无所事事的人,置身于黑暗角落的人,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人。收音机的倾听者,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沉默者。”收音机看起来好像只属于落后的人、被排斥的人。但于现在播客大行其道的时代而言,那群收听播客的人群,也是一样无所事事、居无定所或者实在夜晚辗转发侧吗?可能真的是部分睡到自然醒的自由职业者和下班通勤的白领一族更多一些。但你要说孤独的话,和书里描述的对象,大概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在提到电视的时候:“它并不是以一种视听机器的形象出现。电视在此仅仅是制造热闹的,它是一种驱赶寂寞的音响。随着当代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小,人们的交往空间也越来越小。家庭中的人数在锐减,家庭越来越冷清,电视机越来越像是一个发音的伴侣,一个单纯的发出含糊人声的伴侣而出现在家庭之中(对于一些老年人尤其如此)。”电视的功能也越来越像可视收音机。至于后面谈到的电视机的异化,不论是从图像角度还是人观看形式的角度,我觉得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无足轻重,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手机或电脑。
在对手机的讨论中,作者预见性地指出了这种设备如何成为人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成为手机的延伸。他提到,“一个人体前所未有地和一个机器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现实。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社交、支付、娱乐的综合体,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交方式和个人信息的获取。“人们对它有严重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加速了人们自身的退化能力。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这就像某种疾病的躯体化,而更恶劣的影响,是对人心理的影响“对手机的依赖,还有一种是心理上的。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当人们无所事事的时候,在等候的时候,在闲暇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去翻动手机,就像儿童在玩玩具一样。”习惯成自然,摸一摸手机看看有没有信息,或是只是单纯地在每个应用里巡逻一遍,那些条件反射的动作下,是现代人焦虑症的显化,是寂寞的显化,所有无以名状的空虚,都被安放在这依赖感之中,尽管这一切或许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我们和手机合二为一,手机就是我们自身的映射。
4/电脑
如果说前述三样电器的娱乐属性更高,那么电脑则是一个捆绑了更强烈工作属性的电器,人们最常做的事是在同一个机器上完成娱乐和工作的相互转换,然而这个转换有时候不受自我控制,有时候又太过模糊。“这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自我技术:自我面对着新的自我诱惑,自我管理自我的困难,自我内部的冲突。电脑让自我时刻处在一种纷争状态。”甚至是面对使用电脑和现实生活状态的转换:“人们一旦沉浸在电脑中,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就会被淡忘。如果确实将生活区分为电脑生活和非电脑生活的话,如果确实是在电脑生活中娱乐挤占了工作时间的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电脑生活在大规模地侵蚀非电脑生活。非电脑生活将会越来越短暂。”无论是用电脑工作还是娱乐,电脑都将我们紧紧吸牢。“电视机曾经推迟了人们睡眠的时间,现在电脑进一步推迟了这个时刻,它甚至使得夜晚消失了,在电脑面前,寂静的夜晚仿佛像白天一样喧嚣。”电脑里到底有什么吸引着我们?
“电脑既让每个人可能同世上无数的人相关联,同时也让每个人成为一个孤岛。家庭空间被分成了新的隔栅——不再是房间和门组成的显著隔栅,而是由电脑机器所打造的无形隔栅。”除了单机作业,互联网让我们为电子景观而着迷,无论是线上交友还是游戏,好像只要通过一个设备,就可以直达地球任何角落,与任何人直接交流。但这个互联互通反而为我们与现实的连结竖起高墙。我们像阈值无法被满足的实验室白鼠,在电脑里狂热地攫取多巴胺,而对于电脑的这般热烈情感和兴趣,不会因为空虚而停止,只会愈演愈烈。“人们之所以关闭电脑,不是因为他在电脑上已经穷竭了,而是因为他的身体和时间不允许他继续待在电脑上面,电脑消耗了人们大量的精力——没有比使用电脑更加轻松愉快的事情了,同样,也没有比使用电脑更加辛苦劳累的事情了。人们轻松地坐在电脑面前,最后却疲惫不堪。”但在阅读完手机和电脑的章节之后,我直觉电器的工具属性其实没有发生异化,异化的是在这使用过程中的人。
5/电灯
这一章节我只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在黑夜中没有悄然地进入到梦境,那就是违逆自然的小小灾难。失眠,永远是生活的瑕疵。”
虽然全书读来非常轻松,但是也因新颖的角度发人深省,尤其是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反思。这本书探讨了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家庭空间的变迁,甚至是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那些带有批判性视角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技术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总而言之,《论家用电器》不仅是一部理论随笔集,更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深思现代生活和个人存在的作品。汪民安教授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家用电器、乃至现代生活的新方式。这本书实际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哲学探究,值得每一个生活在被技术包围中的我们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