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感”?不如看看心理学怎么说
作者在书的结尾提出两种设想,一种是人们否定“圆满”,宗教在世俗时代日益萎缩;另一种是人们肯定和寻求“圆满感”并皈依宗教,从而使宗教壮大。
什么是“圆满感”?
书中出现一组词汇:圆满、完满、圆满感、完满感、完满性以及完满模式等说法。作者没有给出定义和区分,但都与灵性或道德有关。本文接下来统称为“圆满感”,特指一种瞬间性的灵性或道德体验。
作者指出,跟一般的那种人文主义不同,“圆满感”在寻常的生活境况、情感或成就中是找不到的,是一种突破寻常的状态,让人感觉到提升或敬畏。
作者举了贝德·格里菲斯、克洛岱尔、哈维尔等人的例子来形容“圆满感”,称其为一种“本真性自我”的过程或“神显”体验。
——本书作者说的“圆满感”其实就是马斯洛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具有瞬间性、满足感、宗教感等特点。
“圆满感”有什么用?
除了带来积极体验,作者指出“圆满感”也可能带来坏处,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强烈的反差:“我们终究会在某处经验到一种距离,一种缺失,一种放逐,一种似乎无可救药的对抵达此地的无能;力量的缺失;困惑,或者更糟糕的,那种传统上所称的抑郁,即厌倦……”
那么怎样避免这种坏处呢?作者观察到人们自然而然就能适应,处于一种没那么好但也不至于那么坏的中间境况。
怎样获得“圆满感”?
作者没有明确说明,但表示“圆满感”和宗教有密切关系,宗教或能帮助获得“圆满感”。
作者写了这么多,劝说人们皈依基督教,结果唯一给出的缘由就是宗教能帮助获得“圆满感”,实在让我有种“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的感觉。
但问题是,首先,宗教不是获得“圆满感”的必要条件,作者也说“即使没有此类界限经验,完满感的确也可以发生”。
其次,宗教本身有难以解决的麻烦。第一是宗教面临文化斗争和性伦理的困境,第二是宗教容易导致冲突极化甚至战争,这些也都是作者指出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皈依宗教呢?
而且,“圆满感”往往可遇不可求,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多多少少令人遗憾。
马斯洛后来提出“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心流”(flow),这些都可以使人获得积极体验,比“圆满感”更加可控,也省掉了宗教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