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君子用来逃避生存痛苦的灵丹,是要用更多痛苦偿还的鸩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超过预期的科普书,强烈推荐。作者曾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瘾君子,身试百毒,但成瘾品带给她的绝望让她逆袭为知名神经科学家,这大概是最极致的自救与苦难后的自我实现了。但这并不是一本绝杀者回忆录,作者以其神经科学家的丰富知识深入浅出地向普罗大众解释大脑的成瘾机制,为何大多数人只能在绝望中无法逃离,直到死亡将他们解脱。对于读者而言,其双重身份让你从理性上以科学的方式明白、从感性上被她真实经历过的身心痛苦所触动,感同身受地理解为何要远离那些危险的成瘾物。
说到底,成瘾者都是用药品强制分泌的多巴胺来逃避生存的痛苦与虚无。只是大脑在感受了药物所带来的顶峰体验后,断药不是返回地面而是跌向深渊:high得有多高,down得只会更深。之前我一位有焦虑症的朋友因为抗焦虑药带来嗜睡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药,结果焦虑被放大成了无法呼吸的惊恐,并伴有严重躯体化表现,想来就是如此。而刺激大脑所产出的感受同样有“均值回归”的模式(所罗门和科比特理论),大脑会对抗所产生的感受,也因此这些成瘾品会越发无效,瘾君子为了再上高峰不断加量,嗨感却在边际递减,再后来摄入成瘾品只为了能爬出深渊——直到致死量带走这个挣扎在深渊的无望人。
掩卷而叹,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言:内核稳定是自由独立生活的必要条件。用药物逃避生存的痛苦,只是逐渐将人生的选择权交给成瘾品。当药物开始替上瘾者做出选择时,也将决定他们和怎样的人混在一起,会做什么,被被传播怎样的疾病,让成瘾者内心的绝望与日剧增,并失去最宝贵的——人生选择的自由。
总结五种药物为什么以及怎样对我们人生产生深远影响(书里还包括很多种成瘾药物所触发的副作用及影响,请自行阅读):
1、大麻会放大所有感受,不抽大麻的世界会变得索然无味。经常抽食大麻导致缺乏动机综合征(amotivational syndrome),让使用者更适合不需要创造或革新的工作,对未强化的世界失去兴趣。
2、经常使用阿片类药物,人体内的阿片受体虽然不会像CB1受体那样显著减少,但会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能力逐渐降低。而抗阿片系统会因为成瘾者的神经系统经常充斥着产生欣快感的化合物,而越来越多地制造疼痛(大脑感受系统又均值回归了)。阿片成瘾者的耐受程度、依赖程度和渴求成都几乎比所有其他药物都强。尽管大脑从第一次使用成瘾品就开始对所有药物逐渐产生适应,但对阿片的成瘾会迅速增强,其中也包括产生抗阿片类物质,这或许是因为痛觉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3、高浓度酒精的摄入会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永久性改变。减少成瘾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尤其是避免在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酗酒。用酒精消除存在的恐惧,最后变成带来本拼命想要缓解的疏离感、 绝望感和空虚感。
4、镇静剂:药物诱发的适应性非常强大且不可避免,漏服一次,就一定会在焦虑中煎熬中度日。
5、人们通常会在使用摇头丸的几天后体验到乏力、抑郁,还有记忆或注意力问题等副作用。摄入中高剂量的摇头丸会损伤神经末梢,而且可能是永久性损伤,特别是对血清素能神经元的损伤——会导致神经轴突退化,细胞之间失去连接。而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丧失会特别容易导致抑郁、冲动和认知障碍,因为血清素的传递在心境、行为调节和思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实验追踪显示,这会导致高水平抑郁、冲动、睡眠不佳和记忆障碍,哪怕只是娱乐性使用摇头丸后,很多年再没有碰过,神经依然会存在明显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