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入门》概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象学入门》概要:
线索/代表人物生平概要(依次呈直接或间接师承关系):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列维纳斯
一、基本问题: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1.关注的对象是“一切日常生活的经验/体验对象”的呈现方式(而非对象的内容),换言之,现象学不关心体验对象的构成,如它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等,而只研究对象是如何显示或展现自身的(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同一对象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视角的不同,如横看成岭侧成峰]),现象学就是研究这些体验对象的被给予性(givenness)。【ex:时钟的显现:首先,我们总是只看到时钟的某一面,新一面的呈现意味着旧一面的消失,尽管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时钟特定的一面,但我们丝毫不会怀疑它其他面的存在的真实性,因为在“知觉体验”中,总是发生着在场与不在场间的关系。其次,我们所看到的时钟一定处于一个视域当中,构成我们体验对象的“背景”或说底色,这个视域包括时钟未显现的面以及时钟所处的环境及其中的其他对象,换言之,我们所遭遇的永远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对象。再次,知觉者要想体验到时钟,就必须要和时钟处于同一空间,而知觉者本身又会占据一个空间,换言之,对象只能面对一个占据空间的具体的知觉者才能如其所是地显现,任何“视角”都是具身化的。最后,体验对象总“召唤”着知觉者去深入地探索它,知觉者认识体验对象的过程需要知觉者的身体与体验对象互动,这会耗费时间,上一刻呈现在知觉者面前的形象即使在互动的过程中消失于下一刻,知觉者也不会忘记它上一刻的形象,换言之,随时时间推移,知觉者越来越熟悉体验对象,知觉者在时间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统一体验对象在各时刻的形象,换言之,过去的形象会“滞留”在知觉者心中,过去的片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心灵中,且会因知觉者对它的筹划而进一步呈现它更多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对象不止是我的对象,当我在知觉它的一面时,还会有在场的其他知觉者正在知觉它的其他面。】
显相与实在:现象即本质,现象背后不存在一个作为支撑现象存在的实体(物自体),现象学拒绝西方长期以来“两个世界”的区分,拒绝宣称现象背后还存在一个超越了一切类型的被给予性和一切类型的明见性的隐匿世界,将其作为真正存在的世界。之所以会有两个世界的划分,是因为错会了“实在”的概念。那么,现象学如何界定其研究范围,又在关心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他者-自我”间的关系呢?这需要先解释“意向性”。
二、意向性
意向性:我们进行思考时的意识活动必定总是指向某一对象,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种特征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注意区别于人类行为的意图/目的)。胡塞尔专门研究了意向性。正是因为有了意向性,作为知觉者的我们的意识才没有封闭在自身之中,而总是与外界的意识对象发生关系。如前所述,我们能以不同的方式(怀疑、判断、回忆、看见、想象、欲求等)意向同一对象,使其呈现不同的形象,如我喜欢下雨、讨厌下雨等;也能以同一种方式意向不同的对象,如我怀疑下雨了,我怀疑金融危机到了等。现象学的任务就是考察这些差异及关系。
知觉与图像:语言(图像)的间接直观性小于知觉行为的直接直观性(我们谈论某物、看到某物的图像的真实感都不如知觉某物本身来的直接),换言之,知觉意向性的优先级最高,知觉意向性是回忆(图像)等意识活动的基础/前提。
表象与因果性:心灵如何能知觉不是内在于自身内部的外界对象及对象构成的事件的呢?换言之,心灵与世界如何连接?一般的解释:心灵外的对象是心灵内的表象的基础,没有对象的作用,心灵就无法形成表象,对象给感觉器官这样的中介施加影响,心灵以因果性的方式构建表象。但现象学反因果性,认为不是对象通过中介在我们心灵内部产生表象,然后我们再用因果性构建出对象,而是对象直接呈现(present)给了我们(我们首先指向的总是实际存在的对象)。现象学的任务就是澄清心灵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意识的独特性在于一种内生而非派生的意向性,其间发挥根本性作用的,是意义,而非因果性。”【ex:石头砸中玻璃,一方不会对另一方产生意识,使一方“关于”(意识)另一方,但“我”之所以能知觉蛋糕,是因为蛋糕对“我”有意义】
心灵与世界:心灵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内在封闭场域,cf. 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被抛”。现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象如何被意识构造的(constitution)(这段原文写得很清楚,看原文p. 33-37,不作概括)。
实在论与唯心论:反二元分立(现象-本质,心里-世界,表象-对象,唯心-唯物),主张心灵-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更多是要反驳将世界还原成心灵建构产物的唯心观念,如列维纳斯所言,“胡塞尔的唯心论不是那类关于主体如何封闭在自身之中并且只知道其自身状态的理论,而是一门阐述意向主体如何向万事万物保持开发的理论。”),心灵不是只能意识到内在世界的对象,世界也不是完全独立于心灵的客观实在,两者紧密相连(即同时存在,cf. 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梅洛-庞蒂“主体是在世界中的存在,世界始终是‘主体性的’。”)。现象学的核心之一就是关注心灵与世界如何交汇——心灵和世界两者没有谁能孤立存在。
三、方法论考察
悬搁与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回到事情本身”。首先,是悬搁。悬搁既不完全是拒绝一切理论、解释或建构,将我们的既有观点、思考习惯、偏见和理论预设“放进括号中”,毫无偏见地考察对象,按它们被我们所遭遇的样子来关注,进而描述对象,把我本质(即转向对象);也不完全是悬置身为主体的我们与物打交道的状态,以便拓宽我们注意力的范围,研究“内在体验”(即返回主体)。而是研究心灵-世界间的相互联系(既非单纯描述对象,也非单纯诉说主体)。另外,胡塞尔的悬置不是否认本体论,而只是否认“关于实在的特定独断论态度”——即不假思索地认为我们在体验中所遭遇的世界,也同时相对于我们独立实存着。我们应该将“世界具有独立于心灵的实存”这一信念悬置,因为“实在总是在某个视角下得以显现并接受考察”(世界是如何带着意义向我们显现的)。其次,是先验还原。先验还原即对主体性和世界间关联关系的系统性分析,它会把我们从自然领域带回到(re-ducere)该领域的先验基础。
先验哲学:世界被给予在体验之中,却是作为一种超越于该体验之外的东西被给予的,这是如何可能的(超验如何作用于经验)?在世之在的沉沦状态(心灵-世界未分化前)因畏烦而轰塌,迫使我们去追问主体性(主体并非只是世界内存在着的对象)。
四、科学与生活世界
现象学不考察刻意具体的意识活动,更多地是关注普遍的本质结构。
本质主义:通过本质变更(eidetic variation)(不断去除次要属性)认识本质结构。
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个世界,即前理论的体验世界。科学的精确性对生活世界来说是一种暴力,压制了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因此要恢复生活世界的地位。“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不是一个静态的僵死的过程,科学也不能作为判断生活世界是否有效是否为真的标准,因为我们的体验本身就是标准,但这不意味着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两个世界,它们间的差异只是显现方式的不同(不存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神秘存在领域)。科学世界所谓的客观性同时牵扯了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运作(主体性不是客观性的对立面,而是客观性得以可能的条件,换句话说,不存在对实在绝对客观的解释,一切解释都受限于主体的视角和体验)。
五、从表层现象学到深层现象学
从“唯我论现象学”到“社会学现象学”(主体间性)。
世代生成性与传统:具身性、交互主体性和时间性三者交互。主体总是诞生在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当中,这意味着我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与他人关联的、已被他人赋予了意义的世界中,也就是说我总是以传统上的继承而来的语言性的习常见解来理解这个世界(及我自己)。
不可见者的现象学:无穷上溯至不可知领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