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点闪烁了下,它朝你眨了眨眼

嘿,我的朋友;-) 这封信来自于16年以后的你。 常怀疑你把时间藏起来了,否则怎么一眨眼,就已经到这个岁数了呢。 你常觉得有个小小的光点在你的掌心,但是让你难过的是,那个光点好像只有你有。 你跟无数人确认,问题渐渐从“他们怎么会没有”,变成了“我真的有吗”。 但是,和那个光点一起的生活好美啊。 它让你觉得能捏一捏天空中的云,看见面前吹过的微风,把纸上的字轻轻揭下,用指尖静静感受他们的触感。 所以你放弃证明,不再确认,放任自己的懒惰和直觉。 你看着那个光点蹦蹦跳跳地在树梢与树梢之间,在天际和夕阳边,来回闪烁,你忍不住和它挥了挥手,说了句“谢谢”。 于是,你偶尔会自言自语,有时发呆,常常像按下琴键一般在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舞蹈。 你放心,十六年后的你,“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 你依然如此。 但是对于当时的你,“与众不同”成为了一种诅咒。 你不断寻找着借口,组织着理由,在一次次他人异样的怀疑的眼神中,一点点躲在了“正常”的屋檐下。 “泯于众人”的阴影让你安心,你不用再暴露自己,在“正常”的审视之下。 老师安慰你,“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但这句话也让你困惑--“用在哪里才是‘大用’呢”。 于是,你追逐着这个社会定义的“更强”的标准。 随时随地掏出的电脑,嘴里蹦出的一个个定义,写下的严谨的逻辑,让你暗暗松了口气。 “看,我也能做个正常人。” 可是,怎么能把风做成标本呢。 那天你看着窗外来来去去的车辆,发了很久很久的呆。 那些车身上闪烁的光斑,像极了你那颗至今在天地间不知道哪个角落蹦跶的小光点。 他们是如此熟悉,以至于在你眼中,那一个个光斑逐渐模糊,让你不愿分辨他们的“象征”,而是感受着他们渐渐汇入远方。 就像看着雨渐渐落下的样子,你总会想象着他们如何升起来,带着大地上五颜六色的色彩。 他人的目标像雾气一般,将你笼罩。你低头沉默了会儿,小心但迟疑地,最终还是决定将他们拨开。 你也渐渐明白,老师口中的“大用”,好像就是“不去用它”的心情。 如果感受微风,看着晚霞,就能让你觉得很美的话,那便生活在这样的无数个瞬间之中吧。 你一直担心时间不等人,但是猛然回头看,你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抛下时间那么远。 远到时间几乎消失不见。 可是前方还有好长好长的路,好远大好远大的目标,等待着你。 那怎么办呢。 光点闪烁了下,它朝你眨了眨眼。 还是想说声谢谢,在那么多被怀疑的痛苦且难挨的日子里,你没有选择让光点消失不见。 谢谢你,一直有在默默地继续做一个“不正常的人”。 祝好,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