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日本现象对中国的参考意义
《低欲望社会》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新作。本书从日本社会特点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日本经济为何持续低迷,以及经济刺激政策为何收效甚微。由于大前研一常年从事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他不仅从政府的角度,为日本经济如何走出低迷提出了建言,还从个人的角度,给出了财务计划和生活方式计划的倡议。
一、照搬西方的经济刺激政策为何会失效?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长期的停滞不前。年轻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缺乏动力,中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缺乏安全感,致使国民热衷于储蓄,消费欲望低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勤勉谨慎的民族性格下,完全照搬西方宽松货币、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并未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
货币宽松政策下,居民依然不愿意消费和投资,反而由于对经济缺乏信心,将更多的资金进行储蓄。在“失去的 25 年”里,日本国民的个人金融资产增加了 700 万亿日元,这主要是中老年人持续存钱所致。
长期以来,美国对日不断发起贸易战,诱使日元升值,让日本吃尽了苦头。政府希望依靠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但日本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大学升学率提高,蓝领阶层不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往发展中国家转移,将生产地、经营地设立在日本本土之外。很多企业对汇率变动持中立态度,因此,日元贬值提振出口的效果大打折扣。
政府期望通过拉动基建刺激经济,然而,日本基础设施原本就较为完善,有些工程纯粹为了建设而建设,有些线路使用者寥寥无几。这些财政支出项目并未带来乘数效应。
这一系列措施无法刺激日本经济,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国民消费欲望低下。年轻人对物质和消费不再热衷,对结婚生子、购房购车等传统人生目标失去兴趣,这导致了经济的低迷和社会活力的下降。人们对未来的养老、医疗等问题满怀担忧,不敢放心消费。
二、大前研一为日本社会开出的药方
大前研一认为,日本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民众对老年生活的不安。所以,政府和社会要注重媒体宣传引导,消除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同时,还应当进行税务改革,让富裕阶层的财富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推进医疗改革,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集结人力资源,形成城市竞争力;构建移民社会,以缓解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充分挖掘日本的度假资源,拉动消费市场;进行土地改革,提升容积率,让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大前研一对国民生活的倡导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做好“财产和人生规划”。在中青年时期学习投资理财,通过提升财产性收入、发展副业等方式,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多一重保障。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日本的情况完全套用于中国。中国有着独特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比如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市场潜力以及不断崛起的新兴产业。但我们可以以日本为鉴,提前预警,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低欲望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社会发展的崭新视角。通过研究日本的低欲望现象,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能反思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生活方式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