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角色、读众生,最后读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中唯一衍生出了专门研究作品,《红楼梦》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学价值层面都是非常之高的,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代表了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字一句读红楼》作者历时三年,一字一句,反复斟酌,拆解《红楼梦》的灰线伏笔,体会《红楼梦》中悲欢离合的复杂情感,领悟社会现实的“人情与世事”。微信公众号“少年怒马”掌门少年怒马,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他眼中的《红楼梦》。
曹雪芹倾尽十年心血仅完成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由成伟元、高鹗搜集残稿,续补而成。一部没有被写完的伟大作品,引发了后人的广泛猜想和讨论。《红楼梦》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金陵十二钗判词预示主要人物的最终结局等等,给了这部作品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研究范畴。
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想要真正读懂《红楼梦》并非易事。作者认为读《红楼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两个核心,一个是“世事”,一个是”人情“。《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庞杂,贾府和大观园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展现和揭示了很多矛盾冲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活在世上就有世事。
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特别是对于《红楼梦》研究不深的读者,作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提供了丰富、实用的思考借鉴,读后大有受益。
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通过引用不同版本的批注的对比和解读,揭秘《红楼梦》中“草蛇灰线”、“春秋笔法“所表达的真实意图,让你不在水中观花;
第二,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对《红楼梦》中包含的“儒、道、释”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儒家提供了深情,道家提供了灵性,佛家提供了悲悯;
第三,从现实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看待《红楼梦》所展现的人情人性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
本书融合文学、历史、文化、情感、人际等元素,以作者个人解读《红楼梦》思想脉络为主体,通过“书中事”旁观社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书中人”感同身受命运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