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幸福的普通人,不是人上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和作者是同龄人,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我的成长经历甚至更像作者妈妈,从小镇考到一线城市,但如我有孩子我也没能力没条件和作者妈妈一样鸡娃,所以作者的经历我没啥共鸣。看这本书只是好奇一线城市的同龄人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少年时代的呢。看完后,有羡慕也有叹息吧。
全书围绕孩子的几个成长阶段,分别从妈妈和孩子角度书写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比较好读。随意写下一些感想。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公平,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程度超乎我想象,有钱的家长想卷想砸钱几乎没有上限的。我羡慕作者小时候就能接触到这么多文艺作品(家学环境),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和资源,尤其是北京四中的教育资源,一些普通大学可能都比不上。不敢想我小时候如果能多看几本课外书会多高兴。
而越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文化成绩、兴趣爱好的投入仍然是优绩主义那一套,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以及身体发育是否受到影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简历好看,对升学有帮助。在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再去学功利导向的兴趣班,孩子真的很难快乐,也很难享受爱好(家长最初的目的可能也不是为了孩子享受爱好)。我现在是成年人,学各种兴趣班都是基于自己想学,如果不想学了也没有家长在我耳朵旁边念叨浪费钱。这种和小时候被逼着学一个东西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以为我们初中早上七点半上到晚上八点半已经很累了,原来北京的孩子5点多就得起床去赶公交车,坐一小时车7点到学校早读。车上要吃早餐背单词。下课后又要辗转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写作业到深夜。当然人家肯定比我学得多学得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看到作者小学初中的作息时间,我第一感觉就是妈妈和孩子都好累啊,仿佛全世界只有学习这一件事了。
我是小县城出来的孩子,基本没补过课,所以没法理解小学生就那么些知识点,为啥要补那么多课。作者在长大后反思以前上的辅导班,大部分是在同样的知识点上面反复砸时间,很少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路,所以既浪费钱性价比也不高。大部分家长给孩子上辅导班,无非是怕别家的孩子多学了,就超过自家孩子了,上的是个心理安慰。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内卷的结果是,你上辅导班,别人也在上,结果大家成绩都上去了,那排名就不一定能上去了。
相比之下,作者在北京四中的学习经历,并非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老师对学科知识点的讲解到达了另外一个高度,比如数学公式,老师引导学生古人是如何推导出这个公式,并且教学尽可能地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探索的精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的美妙。这种创新的教学实验,让作者自学能力飞速提升,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局限在做题层面,融会贯通,从题目看到背后出题人考察的逻辑。最后作者在半年内从模拟考300多分冲刺到高考628分,很大因素也是得益于在四中的教育方式。
从以上可以看出,鸡娃不仅费钱还费妈,养个孩子把妈妈基本都搭进去了。妈妈是孩子的全方位保姆和家庭教师。作者的妈妈是个学习型家长,会先把女儿的作业做一遍后,再教女儿解题思路。妈妈还得上班,做家务,管孩子的学习,妈妈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职业发展。鸡娃的代价真的太高了。
95后女生从小被鸡要考第一,自己已经很强了,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回忆起成长过程中妈妈如此为家庭付出,怎么甘愿自己在走妈妈老路?自己一个人能挣钱有事业过得不舒坦吗?
我觉得本书中最动人的是作者妈妈的成长经历。她从贫困的农村考出来,再到北京扎根。她希望女儿能站在她的肩膀上,走得更远。而妈妈刚从一个坑扒拉出来,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婚育的坑。结婚生育后母职惩罚让她分身乏术,没有太多时间专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几次升职都让位给了家庭。相对应的是,丈夫结婚后自己的各种爱好一个不落。在书中我看到了妈妈的不甘心和遗憾。
除此之外, 作者到北京四中后,周围都是更优秀的同学,他们的家庭不仅经济条件好,家学环境也是更胜一筹。作者妈妈再鸡娃时,孩子都学会鸡父母了。“我”要考前三名,妈妈是不是也要提个干?孩子真的不傻,分得清什么是孩子的梦想,什么是父母的梦想。如果鸡到最后,即使鸡出来了,家长的事业没了,亲子关系糟糕,家长会满意吗?谁都不想收获一个恨自己的孩子吧。
除此之外,本书最让人愤愤不平的是,作者妈妈在老家的闺蜜儿子,从四五岁就要求给爸爸洗脚,洗到高中。爸爸不满意就拳打脚踢。孩子在家里过得如履薄冰,最后不堪重负在复读学校里跳楼了。最让人窒息的是,闺蜜到这时候都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寻死,反思不了他们的过错,只是哭自己失去了儿子。这再次说明,自杀真的换不来父母的忏悔,只会葬送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少角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想想就觉得很心痛。
名校的枷锁。在北京四中那篇里,有一段是作者的校友的经历。和作者在道元班的生活相比,校友的高中显得压抑苦闷。自己在原来初中也是佼佼者,到了更厉害的高中,发现牛人太多,自己太普通。同辈压力让他们煎熬、痛苦。而作者最后也说自己也就是普通人,没上北清复交,没有毕业年薪百万。可对于中国大部分人来说,作者的学历和经历真的不算是“普通人”了,作者说自己是普通人真的凡尔赛了。其实我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在这样一个遍地都是优等生、高竞争的环境里,你所谓的优秀都会显得普通。只要还想和别人比,那永远没有尽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况且名校出身,如果你以后混得“不好”,仿佛就有原罪。作者的校友也是深受名校光环所累,在毕业多年后还得被同事奚落“你不也是北京四中的吗?咋来我们这小公司上班呢?”如果不自己打破名校光环,那名校带给人的不是荣耀,是枷锁。我回想到大学时有个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在xx大学挺好的,相比复旦交大学生,更少地被名校光环所累。现在发现,老师说得真有道理。
回到鸡娃这件事,我觉得很大原因是,整个社会环境对单一价值观的推崇。我们被教育要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要赚很多钱,很高的地位名声,唯独没有教如何成为普通的幸福人。配合着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来看这本书,可以看到,教育是基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大环境下的产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生产这样的人才。因此很多家长鸡娃也是被环境裹挟去鸡娃。学校也是个小社会,家长即使自己不鸡娃,孩子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竞争氛围。孩子从小输的感觉并不好,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不一样的感觉也很不好,这种情况下,孩子甚至会主动要求上辅导班。所以鸡娃真的不是轻松地和家长说,没必要,让孩子轻松点。只要不鸡娃的还是少数群体,那他们和孩子就是在世界逆行。
最后,书里有一段,讲述小时候照顾作者的保姆小曼的经历。作者妈妈建议小曼学个美容美发技术,以后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最后通过小曼的努力,她在北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理发店,还把妹妹接来一起打理美发店,一家人和和美美。
在学历越来越贬值的时代,或许孩子有个一技之长,或者找到人生的“支点”,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比单纯地卷刷题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