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一塌糊涂的现代语言学作品
P1“子”字注释:“翻译‘子曰’为‘孔子说’,并不准确,应当翻译为‘先生说’。此说为同门韩国奉化边滢雨教授向著者指出”。 按,邢昺曰:“书传直言‘子曰’者,皆指孔子,以其圣德著闻,师范来世,不须言其氏,人尽知之故也。若其他传受师说,后人称其先师之言,则以‘子’冠氏上,所以明其为师也,‘子公羊子’、‘子沈子’之类是也。若非已师,而称他有德者,则不以‘子’冠氏上,直言某子,若‘高子’、‘孟子’之类是也。”这明确地指出了姓氏之上加“子”表“老师”之意,姓氏之后加“子”则为对男子的尊称,类似于今日的某某先生,挪用到“子曰”上,自然也就是“先生说”。明明是古人之说,杨逢彬不引古人之说却援用今人重复的古人之说,实在令人不解。 P2“友朋”注释:“此句之‘朋’也难以从晚近之说解作‘弟子’(宋翔凤《朴学斋札记》如此说)” 按,“友朋”解作“弟子”东汉即已有之,非晚近之说。何晏引包咸:“同门曰朋。”邢昺:“郑玄注《大司徒》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 P3“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注释:“其为仁之本与:其,指孝弟。” 按,如果“其”指的是“孝弟”,那这句话译文不就成了“孝弟,孝弟是‘仁’的基础”?考察《论语》一书,“其……与”句式多次出现,信手拈出几例,“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贡言: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其此能切磋琢磨之谓与?”“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从这些语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与”句式的意思基本固定,表揣度、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查杨逢彬此书数处,“其……与”的翻译,均不准确。 P4“为人谋而不忠乎”译文:“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 按,此处“谋”字被训作了“办事”,查诸字书,唯独没有找到“谋”训作“办事”的例证。此处“谋”字当训作“谋划,考虑”。“谋”字在《论语》中出现了7次,除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谋”为名词外,其余6处均可训作“谋划,考虑”。其中“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中的“谋”字还特地查阅了杨逢彬此书(见P135),此处的“谋”字被训作了名词“谋略”,而此句中的“惧”字竟被训作了“恐惧”,简直是匪夷所思(杨书虽说是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整理古籍,但这也不能成为训诂做得一塌糊涂的幌子)。“我要和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大事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功的人呢!”译文生硬得令人发指。此处“惧”字当训作“警惕,戒惧”。《尚书·吕刑》:“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孔安国传:“……我言多可戒惧。” P5“道千乘之国”注释:“‘道’,‘导’的古字,引导,指导。这里可译为‘治理’。” 按,此处“道”非“导”之古字,其意也非“引导,指导”。何晏引包咸:“道,治也”。《广雅·释诂三》:“道,治也”。 P5“敬事”注释:“‘敬’通常用于表示办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因而和‘事’连用,如《卫灵公》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按,此两处“敬”均当训作“谨慎”。《诗·周颂·闵予小子》:“夙夜敬止。”郑玄笺:“敬,慎也。”
P6“贤贤易色”注释:尊贤轻色。第一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 按,此为皇侃之说。前文引今人之说(实际也是古人之说)特地说明并表示感谢,此处援引古人之说却闭口不谈。 P8“主忠信”注释:“以……为主”“着重”的意思。 按,“主”字确有“以……为主”之意,此处也列举了多个语例加以说明,但从杨先生所列的语例来看(顺便补充一例:《左传·成公二年》:“皆主郤献子。”),“主”字似乎更应训作“舍”。杨先生考察先秦典籍,说无一例“忠信”表示“忠信之人”,从而认为此处“主”就是“以……为主”“着重”的意思。可是,这靠谱吗?如果靠谱的话,不清楚杨先生为何连自己的译文都不用注释的说法。译文把“主忠信”翻译成了“要时时恪守忠信”(当然,我没看到原文里有“时时”和“恪守”,可能是我眼拙)。 P8“无友不如己者”注释: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 按,“不如”的意思不是“不如”,而当是“不像”。“如”字当训作“若,似”。《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如果把“无友不如己者”解作“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的话,孔子就是在歧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