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门徒》:伟大的教导与教育的价值
哲学家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老师,是推动和唤醒灵魂的人。
美国作者乔治∙斯坦纳是一名犹太人,他出生在法国,后移居纽约,在他曾经就读的法国学校里犹太人被屠杀,只有2名幸存者,斯坦纳是其中之一。
作者先后在多所名校就读,本身对语言的敏感,让他有机会学习多种文化,后来他力图恢复人文主义的批评传统。本书以教学为主题,写了不同师生间的互学事宜。关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的讨论非常有趣。
在基督教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潮流争辩中,基督教宣称柏拉图具有自然的基督精神。这是普罗提诺的观点,他在罗马教了26年书,革新了柏拉图主义。
他主张禁欲、少眠和独身,但是他的教法非常有意思,秘传的信条只透露给学生中的精英,公开的讲演则向普罗大众宣达。他的听众便向各种阶层。
在作者看来,大师的意义,也并不在于亲传亲授,普罗提诺的很多观点,分成不同的支系影响了后来人。
其中他的“一元论”就曾影响了黑格尔。
文明,是一种传承。
笔者也非常认可书中的一句话:好的老师可能比艺术家或圣人更稀有。。。。。。
没有哪门手艺比教学更受优礼、对社会健康更重要。
老师,不仅仅是传业、授道、解惑,更多是激发学生的智慧、热情和成长。
没有人会知道自己要长成什么样子,是老师给了人一个目标和轮廓,才让人成为人,成为自己。
这个老师,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教授知识的人,更是父母、长辈、朋友和书籍。
老师,是一种引领,门徒是后来者,也可能是颠覆者。老师与门徒相互促进,互为推动。
文明,是不断前进的。
有人说,他之所以在成年后,有所成,就是因为看到过书中的一句话:相信自己,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鼓励、肯定都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
不幸的是,最近的社会新闻,有两则关于老师虐待学生的信息,这是文明的倒退,是人性的反复,所以,教育是一项长期、并且无处不在的内容,与人类共存。
任何头衔,都不能固定于一人之身,教育的内核是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