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却不忍心读到最后一页。”
![](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163499087-2.jpg)
一个曾经深陷悲伤的人,如果有一天开口讲述她的悲伤时,她是不会运用手法和技巧去兜圈子、卖关子的,即使她是一名娴熟的作家、小说家、编剧、精神治疗师,即使她曾任教于耶鲁大学、被誉为“美国当代雨果”。
被悲伤腌制过的人,无需再去躲避悲伤。
所以,埃米.布卢姆在为逝去的丈夫著述这本《在遗忘之前告别》时,开篇就表明了2020年1月26日,他们正搭乘飞机去往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提供无痛、安宁且合法的自杀服务的地方——苏黎世郊区的Dignitas。
这也是我掺杂自我情绪最复杂的一次阅读。
回想2020年,在大家还处于对新冠肺炎的集体恐慌中时,又有多少人还处于个体的大悲痛中呢?我刚刚从父亲因阿尔茨海默病离世的旧痛中缓过劲儿来,母亲又在这次疫情中撒手而去。 那时,我就经常想起里尔克的那首诗: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那时的心境,和埃米在书中的表述非常之相似:
“钟声在远处隐隐响起,那是告别的仪式。” 彼时,对于埃米和布莱恩来说,他们也在经历他们生命中的zui重要的、也是zui严重的时刻。
这对相爱了12年的伴侣,喜欢自驾,喜欢旅行,喜欢电影、喜欢调侃、喜欢世界各地的美食,喜欢生命带来的各种体验时,神经科医生确诊了布莱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个高大威猛、坚定勇敢的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当年的校队橄榄球员,热爱建筑设计、钓鱼、徒步、导游,致力于计划生育志愿者的布莱恩决定,阿尔茨海默病的“漫长的告别”不适合他。
于是,他们找到了Dignitas,几经复杂的审核流程,他们在约定的某一天启程。在那里,65岁布莱恩完成了心愿,安静地睡了过去。
这是整个事情的经过。 布莱恩曾经说:“请把这一切写下来。”
于是埃米.布卢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
“献给布莱恩。” 这也是我阅读体验zui矛盾的一次。我知道一直读下去就会抵达开篇揭示的结果,读得就特别慢。
书中穿插着回忆他们的相遇与相爱,写尽快乐和笑声荡漾,写他们的婚礼,宾客盈门,快乐恣意。我就想啊,多好啊,就这样吧。
可是事情继续在迈进。迈进布莱恩的葬礼,迈进埃米把他埋在一棵椴树下。然后又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椴树。
神话里,椴树象征着优雅和保护。 埃米和布莱恩的故事讲完了,书中埃米的语言简洁朴素,如拳击手一样精准有力,凭借着热爱和忠诚,一拳一拳打在她和布莱恩在一起的12年的时光里。
留给读者的,是关于生命的思考,何为活过?何为真正地活着?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3.jpg)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4.jpg)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5.jpg)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1.jpg)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0.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15951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