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饭好书,从午饭看到晚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封面的美术风格,第二是作为一个干饭人和推理爱好者的双厨狂喜,微信读书老不上,先买实体书过瘾了。
书开始写到了作者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第一阶段是,酷爱推理小说这种题材的脑力游戏,第二阶段是,觉得单纯脑力游戏的推理小说太幼稚,但迫于生计,去写自己瞧不起的推理小说,第三阶段,他发现,推理小说也能够融入,反映社会问题引人思考的功能, 而且他在自己的早期作品在第一创作阶段时已经无意实现了这一点,只是到了第三阶段,他刻意这样去做,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所以不得不说他的身体是个天才,从一开始直觉就指引他去那么做,毕竟单纯的脑力游戏,太多了,他能够在如此年轻的时候(15岁啊喂),在这样经典的杂志上留下痕迹,肯定是有些东西的。
乍一看,亚飞的脑力很强大,但心智成长的好像有一些慢,四十几岁了才开悟,现在的读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推理小说绝对是反映社会问题,一个很好的载体。再一想,作者比我们早100年,所以他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这些问题需要他自己思考才能得出的答案,而不像我们,从小就见过了各种成熟的小说样式。
安乐椅侦探这个类别,我只看过一些经典角色,比如那个美食家胖子,玩绳子的老人,遥控刑警和马普尔小姐之类的,各有各的看点,侦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亲临现场,仅靠旁人口述,就能理顺逻辑,找出矛盾和关键,辅以自己丰富人生经验,心理分析,真是比跑现场的侦探们还要聪明,就像坐镇后方运筹帷幄的隐藏大佬。难道不好玩吗?不得不说,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让我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不去考虑小说里的那些深度啊,社会问题呀,远离这些糟心事,只是单纯的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从午饭看到晚饭。
最后一个故事最长,也是我觉得最出色的,这个双重案件第一次出现了在我心里留下痕迹的角色——两个傻乎乎的儿子——而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我也发现了一些不是很合时宜的翻译,如果把外貌翻译成颜值尚可忍受,把大脑被搅糊涂翻译成大脑宕机,在那个年代确实就有些出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