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慧玲《基层女性》这本书的一些思考
最近关于王慧玲《基层女性》这本书的讨论很火,有很多支持她的人,也有很多批评她的人。在这里我想说一些关于我看到的信息和言论,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女性之所以成为了相较男性而言的“第二性”,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是因为大部分的女性被教化,以至于不能为自己的利益思考,不能主动追逐自己的利益。这种教化,使得女性除了依附男性以外,就获取不到任何的生存资源,也得不到任何舆论上的支持和保护。女性不能够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够自己主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一切都要听凭男人的指挥和意志,才能屈辱的存活下来。因此,想办法依附他人的力量而存活,就成为了大部分女性下意识的思考模式。
我看到有人说,王慧玲的“一女三吃”理论没有错,可是挣脱了过去的封建束缚和枷锁,女性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社会现实。独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男人如何在工作场上辛苦打拼,他们面对的困境甚至可以说是厮杀,就知道在社会上独立这件事是多么困难,甚至危险。 我认为女人如果想要独立,就要面对那些男人要面对的事。否则,这跟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男人口中的“女拳”有什么区别?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人有义务去承担他人的生存成本。生存从来都是个人自己应该努力去思考的事。
有的女性觉得,从现存的婚姻制度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自己可以活得更轻松。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象。奴隶制的奴隶,如果作为奴隶生活下去,他确确实实可以活得更加轻松,但是这种轻松,是通过出卖自己的主权和自由而换来的。如果一个奴隶向奴隶主换回了他的主权,他要面对的现实,比他作为奴隶要严峻的多。因为他必须自己去思考自己的处境,自己去思考、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独自去面对生活的荒凉和悲苦。因此我要说,作为自由人的生活,是比作为奴隶的生活要更加困难的,但也是更加幸福的。因为奴隶没有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权力,也没有为了自己去争取利益的权力,而自由人有。 女性应该成为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永远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位置。女性独立也从来都不是等着别人给一个“独立女性”的身份,而是要自己面对自己的生存困境,为自己争取相应的权益。就算是传统女性,如果不努力的去适应“妻子”这个角色,也是要被淘汰的。在没有恶意打击的情况下,生存这件事,从来都应该是个人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就不应该让他人承担起自己生存的责任,否则和巨婴有什么区别?保护你的,最终也会成为束缚你的枷锁。 我认为女权运动是为了解放,那些想要像男人一样拥有自主权力的女性。过去社会给这些女性创造了很多的枷锁,以及很多舆论上的恶意,以至于这种处境让许多这样的女人,即使能够做到以自己的力量独当一面,也被社会的恶意和暴力摧残,这是让人最难过的。这不仅打击了女性的自信心,也扼杀了更多女人为社会生产、进步贡献的可能性。 所以我认为,女权运动应该是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的力量。女性能为社会做出极大的贡献,女性的影响对于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不应以“女性没有能力独立”这种借口,剥夺她们独立,剥夺她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权力。事实也证明,这个社会不能缺少女性的力量。女权运动应该让更多的女人参与到社会各方面的进程中。但女权主义也不是部分女性逃避和推卸自己生存责任的借口。 个人的权力,从来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向别人讨要得来的。女性生存的空间,也是由女性们打拼、靠努力争取来的,而不是靠着男人的怜悯和社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