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吉井忍和鲁豫在播客“岩中花述”中讨论对安全感的理解。鲁豫说现代人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钱不能,情感也不能,我们很可能需要与不安全感共存一生。吉井忍说,安全感啊,她也不是很清楚,感觉要看很多的东西,从经验上看,她为什么能住在这么小的房间,就不那么焦虑,可能是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看到很多别人的生活状态,去了很多地方,比如说菲律宾,或者说法国呀,或者中国其他地方,就是东南亚那些地方。你会发现生活的方式有很多,你以为的主流其实是一个非常不主流的生活,只是在日本说得通的一个生活方式。你知道这么多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你所谓相信的主流或不主流,或者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那个观念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靠不住的东西的时候,你反而就明白你喜欢做的事情做下去就OK了,不用担心了。这是一种她安全感的来源。也不是安全感,就是说一种自我认同吧,那这个自我认同的话,这个决定权就是自己一定要保,不要交给别人。
《格外的活法》可能就是讲述这样故事的书。
在大手书店工作多年业绩优良,凭借兴趣只身前往冲绳接手二手书店的宇田智子;为了支撑自己成为搞笑明星的梦想边做垃圾回收员边寻求表演机会的泷泽秀一;海外派遣到国外通宵工作也要抽时间更新中国摇滚网站的香取义人;还有作为圈外编辑的都筑响一(梦幻联动《东京八平米》),等等等等。
像自序中说的,这些人并不是传奇人物,也并不在主流赛道上。但不在那个赛道上不意味着无路可走,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活法,不单是活出自己,与其同时用心固守自己的底线,守住尊严。反过来说,留住自己尊严的过程,逐步塑造出现在的他们。
多年前,吉井忍由北京回到东京书写了《东京八平米》,时间流逝,感受到现在的日本似乎越来越没余力接受她这种“无用之人”,跳出胜负欲,能跑的路也越来越窄,随之诞生了这本《格外的活法》。
我是带着寻找活法与可能性的思绪来品读的。
一年多前因为身体劳累放弃了份旁人看来不错的工作,这得以有段很长时间思考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
曾经的同事经常劝解我买东西:漂亮的衣服,包包,贵的护肤品,要多多出去旅游看不同的世界,她说感觉我对自己不好,再说了赚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嘛。于是我企图遵守这个“圈子”娱乐的规则,买了逛了,好像是开心了,又似乎没有。实际是买了的衣服有时一次都没有穿出去就不合适了,惊艳的包包几年间使用了不到10次,我本就不是喜好打扮之人,优衣库可以满足我绝大部分的需求。护肤品?好像平贵之间没有区别到差价的倍数。至于旅游,我现在只想慢悠悠的在一个地方探索,不想赶场,不想特种兵。广州的越秀公园充满了松弛感,但有时候你很难评价家附近的城市公园就没有烟火气。地图可以是跨省,也能是未经涉足的街道饭馆,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真实需要和社会规训,我好像摸到了边边。
新年清算账本,没费什么力气生活费就节省了一半有余,但快乐近乎翻倍。
而如果开心本不需要如此多的金钱,时间和空间才是,那工作的模式就多了不少选择,你看身为作家的吉井忍也还在做不相干的打工呢。比起成为人上人,可能在公园发呆更让我幸福。
鲁豫在播客中提到我们向往少数打引号的生活方式,因为它告诉你生活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就像日本电影《小森林》前半段中的女主一样,从种地到做饭,她每天手工做自己的饭菜。可是故事的结尾她又回归了寻常的生活,结婚嫁人。这让我们会失落,你本来带给我一种希望,你告诉我你的生活方式很少见,很酷,可是你最后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我们希望别人特别的生活持续下去的原因是让我们感觉到安全,那也是我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是行得通的。
这也是我喜欢《东京八平米》的原因,它让我看到了别的路。
而《格外的活法》似乎又新增了地球online的玩法攻略。
就像序中提到的那样:看目前的样子,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