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比尔盖茨自己撰写的,看之前对他了解有限,更多是一个商人形象。但是翻开书,就被行文深深吸引,很好读,如巧克力一样丝滑美味。
他非常爱看书,从小就爱看书爱思考,但身材瘦弱,没有运动细胞,在美国不是受欢迎的形象。爱读书是很多大佬的特质,如马斯克,巴菲特,芒格。
他于1955年出生在西雅图的中高产家庭,父亲出身贫穷,但自己努力成为律所高伙,母亲是华盛顿大学毕业生,老钱出身。父母均给了他很多托举。母亲很积极且有能量,经常创造机会让比尔盖茨接触到不同的大人,比如在家举办聚会(到访者有医生政客等),让比尔为客人倒咖啡;暑假联合10家中高产朋友家庭一起在湖边度假活动;邀请比尔的老师来家聚餐;父亲则在比尔创业过程中,以律师经验为他解决过数次纠纷。
随着读书越来越多,比尔叛逆期来得比别的孩子更早,认为不应该事事听父母的,和父母对着干。后来父母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解开了他的心结,告诉他,你和父母的战争你总会赢的,而他们还是永远爱你。比尔慢慢明白了,并将自己的精力转向感兴趣的领域。
比尔小学期间学习并不好,上课和老师对着干。其实心里很期待老师能看透他不羁的表象,看到他的天分和内心渴望被肯定。父母将他转入私立初中,湖滨中学。在这里他的好胜心被激发,成为了优秀学生,并展现了数学天分,击败高年级同学,赢得数学竞赛。
湖滨中学是面向中高产家庭的私立学校,在60年代就引入了计算机。一众男孩对计算机好奇又热情,比尔和几位同学是最具热情和毅力的。这个小组中的成员,比尔和保罗一起创立了微软,比尔占比64%,保罗占比36%。
比尔具有长时间的专注力,经常编程累了就倒头就睡在机房,醒了继续工作。在高中阶段就接到商业项目,并为创立微软累积了很多检验。在哈佛读书,也是一边学习,一遍高强度工作,最终在大三休学,全心投入微软的发展中。
多方面的因素一起成就了比尔盖茨。首先是他的天分,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热爱阅读,长时间的专注能力( 只对感兴趣的事情的)。其次是他出生在美国,拥有用心培养他的高阶层的父母,私立学校的教育背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孩子成才与否主要是天生的,没有父母的托举也可能成功,比如马斯克。但是童年的不幸经历使马斯克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经常感到内心非常痛苦。
父母用心培养,给孩子更多机会接触到他可能感兴趣的东西,见到可能影响他一生的优秀人物,给他温暖的童年底色,给他足够的肯定和充分的自由,做他遇到困难时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