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剑,不惧昆仑严酷高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识作者毕老师,是从她的鸡汤文开始的。这里要声明一下,鸡汤文并不是贬义,只是我对某种文体的简单粗暴的归类。后来出了校园,就再没读过她的作品。 拿到这本《昆仑约定》感觉比较新奇,用心翻读了一遍。没有鸡汤味,故事很有带入感、画面感,精彩又感人。华丽的辞藻,不说每页都有,但至少隔三五页就能见着几个。或许这就是女作家的一大写作特点。有些字词的接续运用,甚至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真是大开了眼界。 网上关于这本书的赞誉数不胜数,我也就不敢造次了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就姑且说一下自己的粗浅的读后感吧。 爱是热血青年战士的生命本色 出于对祖国的爱,边防战士把青春献给“漫天黄沙,遍地冰雪”的高原防区,甚至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也在所不惜。楚军医为了早日查出哨卡怪病的缘由,挽救战友生命,减少非战斗减员,更是以身试险,自己充当小白鼠,最后痛苦离世,换来放射辐射病的有效控制。 郭换金本着“战士的血,本来就是时刻预备流出来的”理念,慷慨伸出臂膀,让护士抽血救潘容。甚至二次抽血,也义无反顾。“此以后,你身上流着我的血,我们就有了血缘关系……这关系,不比友谊淡薄”。景自连不顾个人安危,用身体护住投弹失手的女兵,尽显英勇机智,和对战友无条件的爱——“我愿用生命护你周全”。 这些青年战士,可以爱任何人,可以爱他的上级领导,可以爱他的部下。他们的爱可以没有任何缘由,也可以是出于青春的本能反应。除了爱,他们也有恨,也如爱一般玄幻莫测。麦青春、文慎笔、阳云天,就是他们中的典型,可以两面三刀,阴奉阳违,可以为了私利而不惜中伤战友。 特别的爱,只给特别的人 无论是郭换金所爱的景自连,作战参谋,自不必说;楚直,军医,不管郭换金身份是卫生员还是护士,医治病人时“医生是最大的指挥官”。叶雨露爱的门可闩,炊事班长,虽然算不上大人物,但都是有头有脸的,能从那里吃到海米红枣,或拿到点别的实在好处。 小说中,女人都爱比自己身份高贵的男人。从进化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些男人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如食物、安全、保障等,能为女性和后代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增加后代存活和繁衍的几率。不过,全书都这个格调,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人言可畏,男女有别 “人一旦成了群,情绪很容易被裹挟、绑架、腐蚀”,但人是群居动物,即使是在高原前线防区。涉及到羞耻之事,男人和女人所面临的处境,就大不一样。 “医者心中,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一种病是低下可耻的”。话虽如此,但阳痿这病,对男性很有杀伤力。毕竟“性命悠关,性尚在命之前”。患有此症的人,内心尘蒙着深深的病耻感,不愿轻易让别人知道。 当高原战区女护士能甄别并治疗阳痿一事,在群体中蔓延传开。血气方刚的久不见女人的青年男战士,他们的这种病耻感在某种好处面前瞬间就土崩瓦解了。“以前基本上处于地下状态的阳痿病人,雨后春笋般抛头露面,络绎不绝到卫生部求医,指名要求扎穴,并且,只要女护士扎”。 未婚先孕的事发生在叶雨露身上时,大家的态度就变得严厉了起来。毕竟这在当时是伤风败俗,生活作风有问题。甚至领导也泛化地认为“妇女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男女之事,一个巴掌拍不响。门班长为了自己前途,告诉叶雨露“把我供出去,对这事儿,一点补救都没有……一个人掉进去是死,加上我,也是死路一条”,发誓和承诺之后,说服叶雨露不拱出自己。叶雨露也深知,即使“说了,男的一喊冤,说出实情,越发见不得人,水性杨花”。最后失去孕育胎儿的沃土,一世再无做母亲的条件,但她“不后悔”。
生命中纯真开始的情情,结束得这般荒唐。“有些故事,只有云知道”,正如小说结尾所说。 这不是谁的错,也没有对错,时代使然,环境所致……热血铸剑,何惧昆仑严寒、残酷、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