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病人》:哥特天生杀人狂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时值早秋,寒意初降,诺蒂小姐来到恩索尔庄园,担任庞茨家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再过三个月,这栋房子里的所有人都会死去。”
哥特恐怖小说《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病人/Victorian Psycho》是西班牙新锐作家维吉尼亚·费托用英文创作的第二部小说,不仅书名致敬了著名的《美国精神病人》,主角也同样是身患精神疾病的不可靠叙述者,书中有海量的冷血杀戮,辛辣讽刺和黑色幽默。
去年《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病人》尚未正式出版,就已被A24买下电影改编权,原本敲定出演《某种物质》的玛格丽特·库里担纲主角,但三月份传出消息,称库里在电影正式开拍前退出了剧组,几天前官方宣布A24退出该项目,改由《长腿》的制作公司接手,女主角也更换为出演了《长腿》的麦卡•梦露。
下面是这部小说的非泄底感想——
去年读了“哥特元小说”《布洛克岛的女儿们/The Daughters of Block Island》,里面总结了“哥特小说求生守则”。
一,提防投机取巧的男人;
二,不要进入任何地牢/阁楼/地下迷宫;
三,如果暴风雨来临,请待在卧室中,并备好嗅盐;
四,不要与任何男人上床,他可能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
五,远离家族成员,避免来自祖先的诅咒;
六,认真对待噩梦,它可能预示未来;
七,提防任何有精神问题的人,疯狂等同于谋杀;
八,对任何看似超自然的事物都要保持审慎怀疑。
这八条守则基本上总结了哥特小说的惯用套路,只要逐条遵守,就能跳出情节杀,在哥特小说中求得生路
但它并不适用于《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病人》。
的确,上面所有的套路都能在《维》中找到,只是除了一点,书中“有精神问题的人”正是我们的主角诺蒂小姐。书中所有的“哥特气氛”都因诺蒂小姐而起,所有的腥风血雨都由诺蒂小姐而来。
诺蒂小姐极端冷血无情,手段凶残暴力,无论何等年龄的人类和动物,遇到诺蒂小姐都难逃一死。
她将自己的精神疾病和黑暗过去都隐藏在沉静的外表之下,怀着隐秘的目的来到庞茨家,尚未踏入门厅,就为庞茨家的命运盖上了章——
“再过三个月,这栋房子里的所有人都会死去。”
整本书即是以诺蒂小姐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庞茨家这三个月发生的所有事情,时而插入一段她过去的经历。
通过诺蒂小姐的眼睛,我们能看到所谓的上流人士们是何等的寡廉鲜耻、唯利是图,女性遭受怎样的束缚和剥削,底层人民饱受蹂躏,在生死线中挣扎求活……
维多利亚时代光鲜富丽的外表被一点点撕扯开来,暴露出内里的腐臭脓疮。在书中的情境之下,似乎只有精神病人才能放开所有束缚,剜去目之所及的脓疮。
精神病人诺蒂小姐杀人无数,但很难不对她生出一丝丝同情。
她可怕又迷人,残忍又犀利,你绝对不会成为她的拥趸,但又被她深深吸引,难以移开目光。
与此同时,诺蒂小姐还是一位极其不可靠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再次强调——真正的精神病人,读者被动接受她的所有古怪举止和疯狂念头,许多事件究竟是发生在现实中,还是在她的脑海中?着实难以分清。
我现在特别期待电影上映,只要一想到小说结尾那场盛大的杀戮将被影像化,就兴奋得难以自持。
至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我一点都不想泄底——这本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你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诺蒂小姐的疯狂是无法预测的!
总的来看,这本书好像在讲发疯的简爱拎着丽兹·波顿的斧子来到《螺丝在拧紧》劈开了黄色壁纸,彻底颠覆了老派故事中“去豪宅就职的单身女家庭教师”的传统形象,也改变了我对哥特小说的刻板印象——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哥特小说看较少吧。
作为哥特小说的主角,诺蒂小姐太独特了,唯有一点令我不满:她好像生来就是精神病杀人狂,从回忆中的童年到小说的结局,她性情始终如一,没有丝毫“成长”,相较之下,另一次要角色的“成长”令人惊艳——想来托马辛·麦肯齐将要扮演的就是这一次要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