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愿图”时代的高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本80多年前的书,书中图版里的壁画大多在吐鲁番已经无存,一是被各国列强割去,分散在全球6个国家的博物馆里,二是二战时大多数存放在柏林的壁画被轰炸而消亡。 这本书最好和NHK拍的《新丝绸之路--吐鲁番炙热大画廊》一起看最有趣。NHK透过数码技术复原了分散在6个国家的第15窟壁画。一一讲解这些誓愿图的故事。 誓愿图,是讲述佛祖在成佛前,向过去佛(燃灯佛)发誓的故事。每个故事一副壁画,一共15副。在这些画中,有佛祖化身为商队队长供奉燃灯佛的故事、有散发于泥上让燃灯佛踩发的故事(键陀罗艺术常见)、有剃度成僧的故事;有化身为婆罗门的故事、有化身为年轻僧侣的故事。 除了佛教壁画,勒柯克拿走的还有基督教的“圣枝节”壁画,几个信徒正向耶稣祈祷。有祆教的娜娜女神和三眼阿胡拉的头像,有摩尼教的细密画和文书,这些都证明吐鲁番曾经在回鹘王国时代,是各个宗教文化的十字路口。宋朝的使节曾经感叹这时的回鹘,“佛寺五十处,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安其位”。 过去的维吾尔人(回鹘),曾经也是那么虔诚的信仰佛教,每个石窟的入口,都有维吾尔王子或国王礼佛的画像。 记住了两个美术馆,今后一定要去,看看被掠去的壁画:一个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美术馆;一个是柏林东亚美术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阿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