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的爱
花了一整晚的时间读完了它,然后,深深地呼吸。眼前所望去的一切,也仿佛打上了文字的记号,抹不去,停驻回忆。
也许茨威格总是偏爱描写那些细腻的,带有女性化的情感吧,因此他的文字总富有如此之多的煽情色彩,仿佛站在另一个高度审视人生,让人自惭形秽。这是罗生给的评价,可他却强烈推荐这本《心灵的焦灼》(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果然如此,然而,不减当初的喜爱。
回味这个故事,更多的是喜爱其中的人物关系吧,总是包含着爱与拯救,永恒的话题,在现实社会里不容存活的爱。如同克克斯法尔伐夫妇之爱,源于为女方的善良纯洁所拯救了灵魂;如同康尔多与他的盲眼妻子之情,源于他对病人的同情,与和世俗抗争的勇气,才拯救了一个濒临垂死边缘的可怜人。
当然,感慨最深的依旧是主角之爱,即艾迪特与霍夫米勒。艾迪特对霍夫米勒的依恋之情,时常让我回想起许多《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种种,具有惊人的相似,虽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同样带着无望的迷恋,敏感细致,宛若远方的音乐。可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却着重描绘的是男方的内心活动。面对那样的爱,霍夫米勒承受不起,沉重的爱意压迫着他,使他无力呼吸,只得逃避,可在丢弃的过程中却摆脱不了良心的谴责。艾迪特,那个因为怜悯而为他关注,炽热依恋着他的少女,哪怕不爱,也在他心中刻下了一条伤痕,被岁月侵蚀着,多久都会隐隐作痛。
在我看来,还是多半不认可霍夫米勒的做法的,尽管茨威格用大量的文字描绘他真实的内心活动,还有强烈的挣扎。也许多是站在艾迪特的角度审视的吧,内心终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她应该被爱,她也是个女人,需要情需要爱的女子,而并非一个躺在轮椅上的傀儡,行尸走肉般的生物。我知道这样的理解近乎浅显,可女子依旧倾向于更理解同性,尤其,是当心灵的某种观念与其碰撞,就情不自禁地感觉到是自己在呐喊一般。
霍夫米勒的失误,在于他始终徘徊不定。他不讨厌艾迪特,可以说那个柔弱的女子并无明显之处让他厌恶。他所在乎的多半是旁人的目光,在那样的目光下他会羞耻得无地自容,他没有那样的勇气,如同康多尔那样承担众人的不解,而无愧于自己内心地活着。因此,他营造了悲剧的气氛。并不是一个残酷的偶然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实际上在于他认清得太晚了。如果他一开始就坚定地回应艾迪特的爱情,倘若他当着伙伴的面承认自己订婚的事实,一切就不会如此。
霍夫米勒也许惧怕订婚之后与艾迪特的相处,多半,无法幸福。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了他眼前,那就是康多尔。在克克斯法尔伐的描述中,康多尔的婚姻看似是不幸的,似乎一直被那个瞎眼女人拖累着,因为自己泛滥的同情心。可当读到后面康多尔与妻子的对话,如此温存,如此善意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看似不幸的婚姻,遇上了真情的流露,遇上了懂得经营的技巧,也可以称之幸福。或许透过文字,无法得知康多尔夫妇真实的生活场景,可猜测他们都幸福着。妻子拥有了丈夫的静心照料,将清贫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面对丈夫也展示着不常有的温柔,一反愤世嫉俗的怨恨;丈夫原本是出于同情,出于承担责任而娶了妻子的,顶着世俗的压力,可他终究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并且也拥有了一个为他担忧,牵挂着他的女人。生命之河中,没有惊惧,没有不安与谴责。因为那是真正的同情,富于创造性,与他人一同承担着痛楚,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可霍夫米勒终究不是康多尔,终究也没能创造爱与拯救的奇迹,无法将艾迪特变为那个在尘世中获得幸福的孩子。这,即是冰冷的现实。倘若霍夫米勒与艾迪特走到了一起,又会怎样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真正的爱情,不会长久。可维系人们的情感并不一定就非要是爱情。爱情本无定义,是人类自身创造的词汇,无法细致分类。如果说这一定是爱,那么,无论是对艾迪特还是霍夫米勒来说,都只能是不得已的爱,这种爱注定维系着他们两人,命中注定。艾迪特一生不幸,她没有机会结识更多的男子,而看到了一个邀舞的霍夫米勒,为他的关注所打动,也难免不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而正是艾迪特身体的不幸,让霍夫米勒瞥见了人生残酷的一角,才对其产生了同情,并且时不时地来探望这个可怜的孩子,也必定是在心里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情绪的。他们之间,谁也摆脱不了谁,哪怕什么都没有发生,依旧如此。
《心灵的焦灼》的确是佳作。除去那些细致的心理活动刻画,更多的是那些不变的主题拷问着我们的心灵,世世代代。有关责任,有关温情,有关爱与死~~源自生活的这一切,都将不懈滋润着文学与艺术,只要真善美尚未泯灭,她们,就永远是文艺世界的养分。
也许茨威格总是偏爱描写那些细腻的,带有女性化的情感吧,因此他的文字总富有如此之多的煽情色彩,仿佛站在另一个高度审视人生,让人自惭形秽。这是罗生给的评价,可他却强烈推荐这本《心灵的焦灼》(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果然如此,然而,不减当初的喜爱。
回味这个故事,更多的是喜爱其中的人物关系吧,总是包含着爱与拯救,永恒的话题,在现实社会里不容存活的爱。如同克克斯法尔伐夫妇之爱,源于为女方的善良纯洁所拯救了灵魂;如同康尔多与他的盲眼妻子之情,源于他对病人的同情,与和世俗抗争的勇气,才拯救了一个濒临垂死边缘的可怜人。
当然,感慨最深的依旧是主角之爱,即艾迪特与霍夫米勒。艾迪特对霍夫米勒的依恋之情,时常让我回想起许多《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种种,具有惊人的相似,虽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同样带着无望的迷恋,敏感细致,宛若远方的音乐。可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却着重描绘的是男方的内心活动。面对那样的爱,霍夫米勒承受不起,沉重的爱意压迫着他,使他无力呼吸,只得逃避,可在丢弃的过程中却摆脱不了良心的谴责。艾迪特,那个因为怜悯而为他关注,炽热依恋着他的少女,哪怕不爱,也在他心中刻下了一条伤痕,被岁月侵蚀着,多久都会隐隐作痛。
在我看来,还是多半不认可霍夫米勒的做法的,尽管茨威格用大量的文字描绘他真实的内心活动,还有强烈的挣扎。也许多是站在艾迪特的角度审视的吧,内心终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她应该被爱,她也是个女人,需要情需要爱的女子,而并非一个躺在轮椅上的傀儡,行尸走肉般的生物。我知道这样的理解近乎浅显,可女子依旧倾向于更理解同性,尤其,是当心灵的某种观念与其碰撞,就情不自禁地感觉到是自己在呐喊一般。
霍夫米勒的失误,在于他始终徘徊不定。他不讨厌艾迪特,可以说那个柔弱的女子并无明显之处让他厌恶。他所在乎的多半是旁人的目光,在那样的目光下他会羞耻得无地自容,他没有那样的勇气,如同康多尔那样承担众人的不解,而无愧于自己内心地活着。因此,他营造了悲剧的气氛。并不是一个残酷的偶然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实际上在于他认清得太晚了。如果他一开始就坚定地回应艾迪特的爱情,倘若他当着伙伴的面承认自己订婚的事实,一切就不会如此。
霍夫米勒也许惧怕订婚之后与艾迪特的相处,多半,无法幸福。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了他眼前,那就是康多尔。在克克斯法尔伐的描述中,康多尔的婚姻看似是不幸的,似乎一直被那个瞎眼女人拖累着,因为自己泛滥的同情心。可当读到后面康多尔与妻子的对话,如此温存,如此善意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看似不幸的婚姻,遇上了真情的流露,遇上了懂得经营的技巧,也可以称之幸福。或许透过文字,无法得知康多尔夫妇真实的生活场景,可猜测他们都幸福着。妻子拥有了丈夫的静心照料,将清贫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面对丈夫也展示着不常有的温柔,一反愤世嫉俗的怨恨;丈夫原本是出于同情,出于承担责任而娶了妻子的,顶着世俗的压力,可他终究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并且也拥有了一个为他担忧,牵挂着他的女人。生命之河中,没有惊惧,没有不安与谴责。因为那是真正的同情,富于创造性,与他人一同承担着痛楚,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可霍夫米勒终究不是康多尔,终究也没能创造爱与拯救的奇迹,无法将艾迪特变为那个在尘世中获得幸福的孩子。这,即是冰冷的现实。倘若霍夫米勒与艾迪特走到了一起,又会怎样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真正的爱情,不会长久。可维系人们的情感并不一定就非要是爱情。爱情本无定义,是人类自身创造的词汇,无法细致分类。如果说这一定是爱,那么,无论是对艾迪特还是霍夫米勒来说,都只能是不得已的爱,这种爱注定维系着他们两人,命中注定。艾迪特一生不幸,她没有机会结识更多的男子,而看到了一个邀舞的霍夫米勒,为他的关注所打动,也难免不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而正是艾迪特身体的不幸,让霍夫米勒瞥见了人生残酷的一角,才对其产生了同情,并且时不时地来探望这个可怜的孩子,也必定是在心里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情绪的。他们之间,谁也摆脱不了谁,哪怕什么都没有发生,依旧如此。
《心灵的焦灼》的确是佳作。除去那些细致的心理活动刻画,更多的是那些不变的主题拷问着我们的心灵,世世代代。有关责任,有关温情,有关爱与死~~源自生活的这一切,都将不懈滋润着文学与艺术,只要真善美尚未泯灭,她们,就永远是文艺世界的养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