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看中国人的道德发展
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看中国人的道德发展——读《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2009年9月15日,我来到了辽宁大学,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涯。在报道的几天时间中,我读了一本书,即茅于轼先生于1996年前后撰写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完这本书时正逢9月18日,在这国难之日,读一本关于道德修为的书,以表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担忧和期待。
在这本书中,茅先生从“道德的悖论”开始阐述自己对于“道德”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并始终关注民众的利益和道德力量的发挥。继而从人性角度阐释道德、法律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将社会道德起源和如何维持进行了分析。接着转到祖先经验对于我们的启示,透析了中国人道德观的萌芽,即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下,人们所具有的道德(又可分为公德与私德)。继而转入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即从商品经济的环境下,来分析中国人的道德现状,期间也不断在讨论如何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并在本书的最后一节中,茅先生集中阐述了道德力量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中国人的道德重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茅先生作为经济学大家的印象一直存在我心中,然而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发现一些人对于茅先生存在很多的偏见,多是一些不好的看法,使我一直产生了很多的疑虑。一直以来,我对道德低下有学识的人,很是厌恶。这也使得我一直未大量阅读茅先生写的书,虽然我知道其中的学识也是非常不错的。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便对茅先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暂且认为茅先生是一位值得我敬重并认真学习的大家。
一百余年前,在帝国主义未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之前,中国人的道德还是一直被束缚在儒家礼教之下,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使得这种状况未能改善。国门打开之后,中国的经济体系开始发生变化,在战争期间,民众为了生存,自保的心理使自己道德发生了变化,民族兴亡的紧迫感也使得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转变,民族仇恨占了上风。然而中国人道德观的明显转变却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全面溃败,国民经济陷入崩溃之中,社会道德也逐渐沦丧,各种歪劣风气兴起,然后在中国共产党接手后,社会风气却突然转好,说明社会体制的变化对于中国人的道德观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后便是文革时期,整个中国陷入混乱,善恶不分,似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突然被抹杀了,变成了别人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这对之后几十年间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养成产生了十分比例的影响。然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源于自然经济下的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遭受了冲击,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人们在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方面产生了分歧。在此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也对此现象产生了推动作用。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茅先生主要是使用了经济学中资源稀缺性、帕累托有效性原则和社会资源节省等观点原则来分析中国人的道德体现,十分鲜明的揭示出中国人的道德缺失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缺失。
读过此书后,当你在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时,或许你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明白其中所以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而不只是一味的回避或发出愤慨。在当前社会中,言论的力量已逐渐最大化了,身教的力量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希望此书能够促使我们开始身教,而不仅仅做到言传。
虽然此书写于1996年前后,但我认为这本书至今,意义初现,会更加强大的。
PS:这本书,我是在电脑上看的电子书,理解不是很透彻。又是初写读书感悟,希望我能尽快找回笔感,奉献一篇篇更好的书评。
目前正在考虑入手电子书阅读器,望有识之士能够分享一下使用经验。
2009年9月15日,我来到了辽宁大学,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涯。在报道的几天时间中,我读了一本书,即茅于轼先生于1996年前后撰写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完这本书时正逢9月18日,在这国难之日,读一本关于道德修为的书,以表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担忧和期待。
在这本书中,茅先生从“道德的悖论”开始阐述自己对于“道德”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并始终关注民众的利益和道德力量的发挥。继而从人性角度阐释道德、法律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将社会道德起源和如何维持进行了分析。接着转到祖先经验对于我们的启示,透析了中国人道德观的萌芽,即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下,人们所具有的道德(又可分为公德与私德)。继而转入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即从商品经济的环境下,来分析中国人的道德现状,期间也不断在讨论如何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并在本书的最后一节中,茅先生集中阐述了道德力量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中国人的道德重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茅先生作为经济学大家的印象一直存在我心中,然而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发现一些人对于茅先生存在很多的偏见,多是一些不好的看法,使我一直产生了很多的疑虑。一直以来,我对道德低下有学识的人,很是厌恶。这也使得我一直未大量阅读茅先生写的书,虽然我知道其中的学识也是非常不错的。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便对茅先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暂且认为茅先生是一位值得我敬重并认真学习的大家。
一百余年前,在帝国主义未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之前,中国人的道德还是一直被束缚在儒家礼教之下,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使得这种状况未能改善。国门打开之后,中国的经济体系开始发生变化,在战争期间,民众为了生存,自保的心理使自己道德发生了变化,民族兴亡的紧迫感也使得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转变,民族仇恨占了上风。然而中国人道德观的明显转变却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全面溃败,国民经济陷入崩溃之中,社会道德也逐渐沦丧,各种歪劣风气兴起,然后在中国共产党接手后,社会风气却突然转好,说明社会体制的变化对于中国人的道德观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后便是文革时期,整个中国陷入混乱,善恶不分,似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突然被抹杀了,变成了别人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这对之后几十年间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养成产生了十分比例的影响。然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源于自然经济下的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遭受了冲击,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人们在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方面产生了分歧。在此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也对此现象产生了推动作用。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茅先生主要是使用了经济学中资源稀缺性、帕累托有效性原则和社会资源节省等观点原则来分析中国人的道德体现,十分鲜明的揭示出中国人的道德缺失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缺失。
读过此书后,当你在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时,或许你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明白其中所以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而不只是一味的回避或发出愤慨。在当前社会中,言论的力量已逐渐最大化了,身教的力量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希望此书能够促使我们开始身教,而不仅仅做到言传。
虽然此书写于1996年前后,但我认为这本书至今,意义初现,会更加强大的。
PS:这本书,我是在电脑上看的电子书,理解不是很透彻。又是初写读书感悟,希望我能尽快找回笔感,奉献一篇篇更好的书评。
目前正在考虑入手电子书阅读器,望有识之士能够分享一下使用经验。
有关键情节透露